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定位装置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2.传统的pvc管材在生产期间最终需要翻料架进行翻料处理,但是翻料架翻转之前需要在出料口处安装类似于定位的装置,主要用于现场新管材出料后翻料前的定位。如不安装此装置,会出现管材出料后直接滚至翻料架之外。如此装置安装太高或者太死板会引起管材顶翻料架,使生产设备损;如安装太低或者太活络,会出现定位无效果,管材直接出到翻料范围之外。另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调整生产长度尺寸,而定位装置就需要对应相关生产米数,现场定位装置安装复杂费时费力并且常出现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869715u,公告日2015年12月16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生产的翻料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生产的翻料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导向架和堆料架,所述支撑板两端安装有矩形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板中部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板远离导向架侧底部安装有复位架,所述支撑板靠近导向架侧底部安装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端部通过自弹式电子锁与支撑架连接,所述自弹式电子锁与压力检测装置控制中心连接。它解决了传统的管材在翻料时,需要单独动力源进行控制的问题,它存在定位装置在现场安装时费时费力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翻料架安装的定位装置常出现顶管或者装置顶弯曲变形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它能通过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使其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更换米数调节及定位而且可实现快速有效的日常使用功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包括可对翻料前的pvc管材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包括下定位机构和立柱,所述的立柱和下定位机构之间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支架的支架平面呈一定夹角。本实用新型,它能通过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使其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更换米数调节及定位而且可实现快速有效的日常使用功能。
6.作为优选,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固定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呈阶梯结构,所述安装板一端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且与所述连接杆抵接。本实用设有下定位机构,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块的组合安装可实现安装板下端的限位固定,从而提高了安装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7.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的支架平面上,所述立柱上侧壁体
内设有空腔,所述安装板端部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可插入所述空腔内进行安装的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与所述安装板呈一定夹角。本实用的定位装置为一块不锈钢板材与两根立柱及下方定位装置组成,以定位装置为基准与产品的出料最低点为平面,本装置与产品非接触面的但料架平面夹角为35度-38度,角度要求严格,超过38度后会出现定位装置太死板卡产品导致翻料架推移,小于35度的会出现产品无法定位。不锈钢板通过不锈钢杆连接两端进行角度计算后进行安装,同时在翻料架处按照相关尺寸再安装两根短插管。
8.作为优选,所述定为支架上设置有可沿滑轨移动的所述下定位机构,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可移动的下压板,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设有与所述下压板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下压板和所述固定块配合可对所述安装板一端进行固定。本实用设有下定位机构,通过可驱动的下压板与固定块对安装板下端的进行上下位置处的固定,可使本装置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置改变,从而使本装置与产品非接触面的但料架平面夹角出现改变,从而影响定位装置的使用精度。
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支架的支架平面上安装有抱箍组件,所述抱箍组件可通过固定所述安装支架对所述安装板进行安装,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支撑件,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支架的支架平面呈一定夹角。本实用设有抱箍组件,通过保护组件可实现对安装板的限位固定,且安装到抱箍组件的安装板可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安装板的角度铰接更加便利。
10.作为优选,所述抱箍组件包括固定件一,所述固定件一上转动安装有固定件二,所述的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可通过螺栓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端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该导向面的设计,可使固定的安装板与导向面接触时,直接调节到设计好的安装结构,从而使安装板安装更加便利,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安装效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定位装置,通过安装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后,可实现现场生产pvc管材有效定位;在使用过程中可适时调整并且现场操作简单,快速有效。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1、定位支架,2、下定位机构,3、立柱,4、安装板,5、支架平面,6、连接杆,7、固定块,8、空腔,9、安装支架,10、插入段,11、下压板,12、丝杆,13、把手,14、抱箍组件,15、支撑件,16、固定件一 ,17、固定件二,18、导向面,1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2.实施例1: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参见附图1), 包括可对翻料前的pvc管材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1,所述定位支架1包括下定位机构2和立柱3,所述的立柱3和下定位机构2之间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与所述定位支架1的支架平面5呈一定夹角。本实用新型,它能通过一种新式pvc管材翻料前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使其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更换米数调节及定位而且可实现快速有效的日常使用功能。
23.所述下定位机构2包括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安装固定块7,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固定块7之间呈阶梯结构,所述安装板4一端放置于所述固定块7上,且与所述连接杆6抵接。本实用设有下定位机构,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块的组合安装可实现安装板下端的限位固定,从而提高了安装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24.所述立柱3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1的支架平面5上,所述立柱3上侧壁体内设有空腔8,所述安装板4端部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安装支架9,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可插入所述空腔内进行安装的插入段10,所述插入段与所述安装板呈一定夹角。
25.pvc管材基本产品定尺为3米或4米,做两个定位点即可。生产其他尺寸若超过4米需重新加装定位点。此定位装置为一块不锈钢板材与两根立柱及下方定位装置组成,以定位装置为基准与产品的出料最低点为平面,本装置与产品非接触面的但料架平面夹角为35度-38度,角度要求严格,超过38度后会出现定位装置太死板卡产品导致翻料架推移,小于35度的会出现产品无法定位。不锈钢板通过不锈钢杆连接两端进行角度计算后进行安装,同时在翻料架处按照相关尺寸再安装两根短插管。
26.具体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下压板11(参见附图2、附图3),所述定位支架1上设置有可沿滑轨19移动的所述下定位机构2,所述连接杆6上安装有可移动的下压板11,所述连接杆6上转动设有与所述下压板螺纹连接的丝杆12,丝杆端部固设有把手13,所述下压板和所述固定块配合可对所述安装板一端进行固定。本实用设有下定位机构,通过可驱动的下压板与固定块对安装板下端的进行上下位置处的固定,可使本装置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置改变,从而使本装置与产品非接触面的但料架平面夹
角出现改变,从而影响定位装置的使用精度。
28.安装方式:先通过人工使安装板上的安装支架上设有的延伸段插入立柱的空腔内,然后驱动下定位机构移动,使固定块移动到安装板下侧,人工驱动丝杆端部安装的把手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下压板移动与固定块配合,从而实现安转板一端固定,从而提高安装板的稳定性。
29.具体实施例3:
30.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抱箍组件14(参见附图2、附图3),所述定位支架2的支架平面5上安装有抱箍组件14,抱箍组件有两组,所述抱箍组件可通过固定所述安装支架对所述安装板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支撑件15,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支架的支架平面呈一定夹角。本实用设有抱箍组件,通过保护组件可实现对安装板的限位固定,且安装到抱箍组件的安装板可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安装板的角度铰接更加便利。所述抱箍组件14包括固定件一16,所述固定件一17上转动安装有固定件二,所述的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件端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18。该导向面的设计,可使固定的安装板与导向面接触时,直接调节到设计好的安装结构,从而使安装板安装更加便利,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安装效率。
31.安装方式:先通过人工使安装支架两端安装于抱箍组件内,进而使安装板与支撑件导向面接触,然后通过螺栓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抱箍组件上。
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