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进线切换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2.对于单母接线,一般有两路电源供电,即一路工作电源、一路备用电源。正常工作时,工作电源带母线负荷,备用电源分开。当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电源切换装置跳开工作电源,闭合备用电源。对于非常重要的场合,母线上会配有3路电源。对于3路电源,即任一路电源闭合供电时,另外两路都作为备用电源处于分开状态。传统的电源切换装置只能管理两路电源,显然无法满足对3路电源切换的要求。
3.进一步的,进线故障是造成电源供应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进线故障包括电源进线与电源切换装置端部的进线连接,若能保持接线处的稳定连接,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源切换装置的误切换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现有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方便使用且能紧固连接的3路进线电源切换装置,解决线路端连接难,三进电源线相互切换困难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此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外壳体、控制板和连接单元,其中,外壳体,其内腔中空,具有前侧面板和背部面板;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其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监测输入模块和控制输出模块,所述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执行模块与开关模块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连接口;以及,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背部面板上,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口上,其包括连接座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夹持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侧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输入按键、提示灯和扬声器;所述输入按键通过导线均与所述控制板上的控制输入模块相连;所述显示屏、提示灯和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输出模块相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输入模块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监测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从开关模块的输入
侧接入交流的电源信号,所述电源信号包括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10.所述执行模块将所述控制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入给开关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动作切换,实现供电母线对多个电源进线的切换选择;
11.所述电源进线通过所述接线单元与开关模块的连接口相连。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板中还具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外部的监控中心进行无线通讯,将进线电源的切换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背部面板上具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连接座通过导线与所述连接口相连。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具有放置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外套管、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夹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夹持块相配合。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套管的内腔中空,下端贯通,并配合套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外部;所述外套管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槽和限位槽,所述开口槽位于其下端侧壁上,其内腔侧壁上还具有连接槽;所述外套管的内腔下端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环。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块区分为上部和下部,且所述上部的径向直径大于所述下部的径向直径;所述上部的侧壁中开设有梯形通槽;所述下部的底部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放置槽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下部外侧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与所述上部的底侧壁相连,其底部于所述限位凸环上。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拨动杆贯穿于所述梯形通槽内,其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槽并延伸于所述外套管的外部,其中部铰接于所述梯形通槽内。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中在外壳体内安装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装有用于实现电源切换的各个模块,各路电源进线通过接线单元连接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通过监测输入模块监控各路的电源通断,并实时处理,再通过间接控制执行模块对各路开关模块进行自动切换,保障设备的用电供应。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连接位置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外壳体背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板连接原理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连接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连接单元分离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连接单元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2.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进线的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此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外壳体100、控制板200和连接单元300,其中,外壳体100为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外部壳体部分,其内部装设有控制板200,控制板200上印刷有自动切换的电路;连接单元300用于与电源进线j的导线相连,使电源进线j通过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接入供电母线l。
35.具体的,外壳体100,其内腔中空,具有前侧面板101和背部面板102;外壳体101为两端贯通的壳体结构,内部中空,贯通的端部一侧安装有前侧面板101,另一侧安装有背部面板102。
36.控制板200,设置于外壳体100的内腔中,其包括控制模块201,与控制模块201相连的监测输入模块202和控制输出模块203,控制输出模块203的输出端通过执行模块204与开关模块205相连;开关模块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连接口k。
37.前侧面板101上设置有显示屏101a、输入按键101b、提示灯101c和扬声器101d;输入按键101b通过导线均与控制板200上的控制输入模块206相连;显示屏101a、提示灯101c和扬声器101d通过导线与控制输出模块203相连。显示屏101a、提示灯101b和扬声器101d用于控制模块201中处理信号的输出,以提示工作人员,输入按键101b用于人为的主动输入。
38.监测输入模块202连接于开关模块205的输入端,监测输入模块202的输入端从开关模块205的输入侧接入交流的电源信号,电源信号包括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39.执行模块204将控制输出模块203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入给开关模块205,控制开关
模块205动作切换,实现供电母线l对多个电源进线j的切换选择;
40.电源进线j通过连接单元300与开关模块205的连接口k相连。
41.控制板200为印刷电路板,其板体上印刷有各个电路模块,其中,101为处理单元,内部具有实现3路切换的控制电路,监测输入模块202用于采集开关模块205输入端的电源进线信号,并反馈给控制模块201进线判断处理,控制输出模块203用于输出控制模块201的控制信号,通过执行模块204对3路开关模块进线切换。开关模块205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口k通过连接单元300与电源进线j相连,使得电源进线j的输出端连接在供电母线l上。
42.控制板100中还具有通讯模块207,通讯模块207与外部的监控中心进行无线通讯,将电源进线j的切换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
43.背部面板102上具有安装槽102a,连接单元300安装于安装槽102a内,且连接座301通过导线与连接口k相连。
44.连接单元300,设置于背部面板102上,并连接于连接口k上,其包括连接座301和设置于连接座301上的夹持组件302。
45.连接单元300安装在外壳体100的背部面上,其整体用于电源进线l与开关模块205的连接,连接座301和夹持组件302构成了夹持电源导线的夹具,以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05的通断,实现对电源进线l通断的控制。
46.实施例2
47.参照图5~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连接座301的顶部具有放置槽301a。
48.夹持组件302包括外套管302a、设置于外套管302a内的夹持块302b,以及设置于外套管302a内的拨动杆302c,拨动杆302c与夹持块302b相配合。
49.外套管302a的内腔中空,下端贯通,并配合套设于连接座301的外部;外套管302a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槽302a-1和限位槽302a-2,开口槽302a-1位于其下端侧壁上,其内腔侧壁上还具有连接槽302a-3;外套管302a的内腔下端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环302a-4。
50.夹持块302b区分为上部和下部,且上部的径向直径大于下部的径向直径;上部的侧壁中开设有梯形通槽302b-1;下部的底部侧壁上具有与放置槽301a配合的弧形槽302b-2;下部外侧套设有弹性件x,弹性件x的顶部与上部的底侧壁相连,其底部于限位凸环302a-4上。
51.拨动杆302c贯穿于梯形通槽302b-1内,其一端铰接于连接槽302a-3内,另一端贯穿限位槽302a-2并延伸于外套管302a的外部。
52.相较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连接座301为金属导体构成,与开关模块205的导电部分连为一体,其放置槽301a的设置,方便电源进线l端部的放入。
53.夹持组件302套设在连接座301的外部,可采用绝缘材质构成,既用于对连接座301的漏电防护,也用于对线路的夹持连接;具体的,夹持组件302具有外套管302a、夹持块302b和拨动杆302c三部分。
54.具体的,外套管302a为柱状管式结构,其内腔中空,一端开口,其开口端套设在连接座301的外侧,其开口端的侧壁上具有开口槽302a-1,此开口槽302a-1用于电源进线l的导线放置,其开口槽302a-1的槽腔底部与放置槽301a槽口相适配,形成便于导线放置的圆
口。限位槽302a-2位于外套管302a的上端侧壁上,沿外套管302a的轴向延伸并贯穿其侧壁,用于限定拨动杆302c的拨动范围;连接槽302a-3则位于外套管302a内腔上端的侧壁上,用于拨动杆302c的铰接;限位凸环302a-4位于外套管302a内腔下端侧壁上,位于开口槽302a-1的上方,其用于弹性件x的安装限位。
55.夹持块302b为分段式一体结构,分为上端柱体和下端柱体,区分为上部和下部,且二者的径向直径大小不同,弹性件x可采用弹簧,套设在下部的外侧壁上,弹性件x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柱体的底部侧壁及限位凸环302a-4的顶部侧壁相连;上部柱体中沿其轴向侧壁开设有,且梯形通槽302b-1的两侧槽口贯穿上端柱体的侧壁。
56.拨动杆302c用于挤压并驱动夹持块302b运动,其一端铰接在连接槽302a-3内,另一端为自由端,可用于拨动,拨动杆302c的中部杆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梯形通槽302b-1内,形成杠杆结构。当拨动杆302c被拨动时,可抬起夹持块302b移动。
57.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58.结合附图5~7中所示,此电源切换装置在连接时,将电源进线l的端部导线接入位于开关模块205连接口k的连接单元300中。连接前,连接单元300处于自由状态,即弹性件x处于初始状态或被拉长状态,拨动杆302c的自由端处于限位槽302a-2的下部,夹持块302b被限位在外套管302a的下端,其底部与连接座301的顶部接触。连接时,手指推动拨动杆302c的自由端抬起,在拨动杆302c的抬升下,弹性件x被拉伸,夹持块302b被抬起,使得外套管302a脱离连接座301,夹持块302b与连接座301的间距增大,此时,将电源进线l的端部导线放入放置槽301a内,再释放拨动杆302c,在弹性件x的作用下,夹持块302b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导线被夹持限位在连接座301和夹持块302b之间,电源供电线路通过开关模块被导通。
5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