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归正装置和排版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10-29  14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归正装置和排版机。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池板是由多个电池串组成的,上述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组成。在太阳能电池板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串进行排版。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排版机对电池串进行排版,并且在排版过程中需要利用归正装置对电池串进行横向归正和竖向归正。具体的,利用归正装置中的活动金属拨片对电池串进行横向归正,利用归正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例如左右两个平台)进行竖向归正。
4.但是,由于活动金属拨片在对电池串进行横向归正的过程中,活动金属拨片施加在电池串上的力度和距离无法准确控制,易造成对电池串中电池片边和角的磕碰。基于此,易导致电池片的边和角隐裂,进而使电池片的碎片率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归正装置和排版机,用于减少电池片边和角隐裂的情况,以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归正装置,用于归正电池串。上述归正装置包括:承载件、归正挡板和第一升降单元。承载件具有水平的承载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承载面用于承载电池串。归正挡板位于承载件的第一侧,用于辅助归正电池串。第一升降单元设置在靠近承载件的第二侧的位置,使得承载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一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以使电池串与归正挡板抵接。第二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归正装置中,由于承载件具有水平的承载面,此时承载件可以为电池串提供一个基准面,便于后期调整电池串和承载面相对于地面(即水平面)的倾斜度。接着,由于第一升降单元可以使承载件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具体的,当承载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即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时,电池串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与归正挡板抵接为止。当电池串与归正挡板抵接后,表示电池串实现横向归正。进一步地,上述承载面两侧之间的相对高度可以实时调整,以避免电池串中的电池片与归正挡板接触时的力度和速度过大,进而减少或避免损坏电池片的边和角。基于此,可以减少或避免电池片的边和角发生隐裂的情况,以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当电池串实现横向归正后,利用其他的辅助结构(例如排版机中的左右两个平台)使电池串竖向归正,以使电池串完成归正操作。当电池串横向和竖向均归正后,第一升降单元使承载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此时,位于承载面上的电池串处于水平状态。接着,处于水平状态的电池串被转运到下一工位进行处理,以便于对电池串进行后续的操作。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归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单元,第二升降单元设置在靠近承载件的第一侧的位置处,使得承载件能够在第二位置状态和第三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三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以使承载面上的异物脱离承载面。第二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电池串被转运到下一工位后,若承载电池串的承载面上出现异物(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电池片的碎片等)。此时,可以利用第二升降单元使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基于此,位于承载面上的异物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脱离承载面为止。之后,在利用第二升降单元使承载面恢复为水平状态(即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为下一次横向归正电池串做准备。上述清理异物的过程不仅简单方便,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还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异物的风险。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均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接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承载件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驱动组件可以为连接组件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由于连接组件与承载件连接,因此连接组件可以将驱动组件提供的动力传输给承载件,以实现承载件所具有的承载面两侧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基于此可知,上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接着,上述力的传输过程简单直观。进一步地,由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此时,可以减少或避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直接与承载件连接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发生弯折断裂的现象,以确保归正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驱动组件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第一端与缸筒套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沿着缸筒的轴向,活塞杆可控的伸入或伸出缸筒。和/或,上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套设连接,构成可伸缩的驱动组件。任一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获得,并且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了工作时间。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连接轴,连接块的第一端通过连接轴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活动连接,连接块的第二端与承载件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获得,并且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了工作时间。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归正装置还包括收纳件,收纳件位于承载件的第二侧,收纳件与归正挡板相对设置。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承载件上的电池串归正并被转运到下一工位进行处理时,若承载电池串的承载面上出现异物(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电池片的碎片等),可以利用第二升降单元使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基于此,位于承载面上的异物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脱离承载面掉落到收纳件中为止,之后承载面再恢复为水平状态,为下一次横向归正电池串做准备。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对收纳件进行清理即可,上述清理异物的过程不仅简单方便,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还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异物的风险。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归正装置还包括基座,归正挡板和第一升降单元均设置在基座上。收纳件位于基座的一侧,并与基座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归正挡板、第一升降单元和收纳件均与基座连接,此时使归正装置的集成度更高,节省占据的空间。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升降单元为两个第一升降单元,第二升降单元为两个第二升降单元时,两个第一升降单元和两个第二升降单元呈矩形阵列分布。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四个升降单元顶升承载件,可以使承载件两侧之间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受力更加均衡,以确保电池串的安全性。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归正装置还包括光滑层,光滑层覆盖承载面。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方面,由于光滑层覆盖承载面,当电池串位于光滑层上,并且第一升降单元使承载面向靠近归正挡板的方向倾斜时,更有利于电池串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以缩短电池串与归正挡板抵接的时间,进而加快电池串横向归正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方面,当承载面上出现异物,并且第二升降单元使承载面向远离归正挡板的方向倾斜时,可以加快异物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缩短异物脱离承载面的时间,进而加快对承载件的清理速度,以便于进行后续电池串的归正工作。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版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归正装置。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版机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归正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现有技术中归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归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归正装置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归正装置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归正装置的正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归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0-基座,
ꢀꢀꢀꢀꢀꢀꢀꢀꢀꢀꢀꢀꢀ
11-支撑杆,
ꢀꢀꢀꢀꢀꢀꢀꢀꢀꢀꢀꢀꢀ
12-承载件,
36.13-归正挡板,
ꢀꢀꢀꢀꢀꢀꢀꢀꢀ
14-活动金属拨片,
ꢀꢀꢀꢀꢀꢀꢀ
15-电池串,
37.16-第一升降单元,
38.160-驱动组件,
ꢀꢀꢀꢀꢀꢀꢀꢀ
1600-缸筒,
ꢀꢀꢀꢀꢀꢀꢀꢀꢀꢀꢀꢀꢀ
1601-活塞杆;
39.1602-第一连接杆,
ꢀꢀꢀꢀꢀ
1603-第二连接杆,
ꢀꢀꢀꢀꢀꢀꢀ
1604-第三连接杆;
40.161-连接组件,
ꢀꢀꢀꢀꢀꢀꢀꢀ
1610-连接块,
ꢀꢀꢀꢀꢀꢀꢀꢀꢀꢀꢀ
1611-连接轴;
41.17-收纳件,
ꢀꢀꢀꢀꢀꢀꢀꢀꢀꢀꢀ
18-异物,
ꢀꢀꢀꢀꢀꢀꢀꢀꢀꢀꢀꢀꢀꢀꢀ
19-第二升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太阳能电池板是由多个电池串组成的,上述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组成。在太阳能电池板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池串进行排版。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排版机对电池串进行排版,并且在排版过程中需要利用归正装置对电池串进行横向归正和竖向归正。具体的,利用归正装置中的活动金属拨片对电池串进行横向归正,利用归正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例如左右两个平台)进行竖向归正。
48.示例性的,参见图1,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归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基座10上设置有四个支撑杆11,四个支撑杆11用于支撑承载件12,并且在一个支撑杆11上,承载件1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归正挡板13。在远离归正挡板13的一侧,承载件12上设置有一个活动金属拨片1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池串15放置在承载件12所具有的承载面上。
49.参见图1,但是,由于活动金属拨片14在对电池串15进行横向归正的过程中,活动金属拨片14施加在电池串15上的力度和距离无法准确控制,易造成对电池串15中电池片边和角的磕碰。另外,由于电池串15在归正装置上的位置会发生波动,在利用活动金属拨片14归正的过程中,活动金属拨片14会直接接触到电池串15中两个电池片拼接处的直角或倒角。若上述直角或倒角受力,此处应力会集中,进而导致电池片的角隐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归正装置易导致电池片的边和角隐裂,进而使电池片的碎片率升高。现有技术中部分厂家将活动金属拨片的数量由原来的半边6个减少为半边4个,以降低电池片的边和角隐裂的风险。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完全杜绝电池片的边和角隐裂现象的产生。
50.进一步地,若电池片受力破碎,并且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此时,碎片会对后续的电
池串造成影响,例如后续正常的电池串会被碎片顶破,导致后续电池串出现隐裂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清理电池片碎片的方式,此时,不仅无法有效清理所有碎片,同时人工手动清理的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5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归正装置。上述归正装置可以用于归正工件,应理解,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不同,归正装置归正的工件不同。下面以归正电池串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52.参见图2,上述归正装置包括:承载件12、归正挡板13和第一升降单元16。承载件12具有水平的承载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承载面用于承载电池串15。归正挡板13位于承载件12的第一侧,用于辅助归正电池串15。第一升降单元16设置在靠近承载件12的第二侧的位置,使得承载件12能够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一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以使电池串15与归正挡板13抵接。第二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
53.参见图2,上述承载件12可以是具有水平的承载面的承载板,至于承载板的形状、大小、材质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由于后期电池串15与归正挡板13抵接,因此,归正挡板13的高度h1大于或等于承载件12、第一升降单元16和电池串15的高度和h2。至于归正挡板13的形状、大小、材质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4.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归正装置中,由于承载件12具有水平的承载面,此时承载件12可以为电池串15提供一个基准面,便于后期调整电池串15和承载面相对于地面(即水平面)的倾斜度。接着,由于第一升降单元16可以使承载件12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具体的,当承载件1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即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时,电池串15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与归正挡板13抵接为止。当电池串15与归正挡板13抵接后,表示电池串15实现横向归正。进一步地,上述承载面两侧之间的相对高度可以实时调整,以避免电池串15中的电池片与归正挡板13接触时的力度和速度过大,进而减少或避免损坏电池片的边和角。基于此,可以减少或避免电池片的边和角发生隐裂的情况,以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当电池串15实现横向归正后,利用其他的辅助结构(例如排版机中的左右两个平台)使电池串15竖向归正,以使电池串15完成归正操作。当电池串15横向和竖向均归正后,第一升降单元16使承载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此时位于承载面上的电池串15处于水平状态。接着,处于水平状态的电池串15被转运到下一工位进行处理,以便于对电池串15进行后续的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归正装置仅由承载件12、归正挡板13和第一升降单元16三部分组成,使得归正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
55.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4,上述归正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升降单元19,第二升降单元19设置在靠近承载件12的第一侧的位置处,使得承载件12能够在第二位置状态和第三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三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以使承载面上的异物脱离承载面。第二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
56.参见图2至图7,当电池串15被转运到下一工位后,若承载电池串15的承载面上出现异物18(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电池片的碎片等)。此时,可以利用第二升降单元19使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基于此,位于承载面上的异物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
方向运动,直至脱离承载面为止,之后再利用第二升降单元19使承载面恢复为水平状态(即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为下一次横向归正电池串15做准备。上述清理异物的过程不仅简单方便,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还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异物的风险。
5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第一升降单元16和第二升降单元19均可以包括驱动组件160和连接组件161。驱动组件160的驱动端与连接组件161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连接组件161的第二端与承载件12连接。
58.参见图2,利用驱动组件160可以为连接组件161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由于连接组件161与承载件12连接,因此连接组件161可以将驱动组件160提供的动力传输给承载件12,以实现承载件12所具有的承载面两侧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基于此可知,上述第一升降单元16和第二升降单元19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接着,上述力的传输过程简单直观。进一步地,由于驱动组件160的驱动端与连接组件161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此时,可以减少或避免驱动组件160的驱动端直接与承载件12连接时,驱动组件160的驱动端发生弯折断裂的现象,以确保归正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9.上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的结构组成多种多样,下面以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60.示例一,上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61.示例二,参见图2,上述驱动组件160可以包括缸筒1600和活塞杆1601,活塞杆1601的第一端与缸筒1600套接,活塞杆1601的第二端与连接组件161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沿着缸筒1600的轴向,活塞杆1601可控的伸入或伸出缸筒1600。示例性的,上述驱动组件160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或空气压缩机(即空压机)等。例如,上述空气压缩机可以通过电磁阀、多个气体管路等结构与驱动组件160连接。
62.示例三,上述驱动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套设连接,构成可伸缩的驱动组件。任一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63.示例性的,参见图6,上述驱动组件可以包括三个连接杆套设连接构成的可伸缩的驱动组件。具体的,为了方便描述,三个连接杆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杆1602,第二连接杆1603,第三连接杆1604,至于三个连接杆的长度、直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连接杆1602的第一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在距离第一连接杆1602的第二端15mm至25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8.5mm、20mm或25mm)处设置有弹簧扣孔a。上述第二连接杆1603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杆1602的直径,作为与第一连接杆1602套设连接的中间杆。在距离第二连接杆1603的第一端15mm至25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8.5mm、20mm或25mm)处设置有与弹簧扣孔a匹配的弹簧扣b1。当第二连接杆1603相对于第一连接杆1602伸出时,弹簧扣b1卡设在弹簧扣孔a内。同理,在距离第二连接杆1603的第二端15mm至25mm处设置有弹簧扣孔b2。上述第三连接杆1604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杆1603的直径,作为与第二连接杆1603套设连接的末杆。在距离第三连接杆1604的第一端15mm至25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8.5mm、20mm或25mm)处设置有与弹簧扣孔b2匹配的弹簧扣c。当第三连接杆1604相对于第二连接杆1603伸出时,弹簧扣c卡设在弹簧扣孔b2内。通过上述弹簧扣和弹簧扣孔,可以将第一连接杆1602,第二连接杆1603,第三连接杆1604套设连接,以
形成可伸缩的驱动组件。
64.上述三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获得,并且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了工作时间。
65.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7,上述连接组件161可以包括连接块1610和连接轴1611,连接块1610的第一端通过连接轴1611与驱动组件160的驱动端活动连接,连接块1610的第二端与承载件12连接。上述连接组件161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获得,并且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了工作时间。示例性的,上述连接块1610可以是u型槽。上述连接轴1611可以是销钉、插销等。当然,连接块1610和连接轴1611还可以是其它任何适于实用的构件。
6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至图4,上述归正装置还可以包括收纳件17,收纳件17位于承载件12的第二侧,收纳件17与归正挡板13相对设置。
67.参见图2至图4,当承载件12上的电池串15归正并被转运到下一工位进行处理时,若承载电池串15的承载面上出现异物18(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电池片的碎片等),可以利用第二升降单元19使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基于此,位于承载面上的异物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脱离承载面掉落到收纳件17中为止,之后承载面再恢复为水平状态,为下一次横向归正电池串15做准备。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对收纳件17进行清理即可,使述清理异物的过程不仅更加简单方便,进一步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异物的风险。示例性的,上述收纳件17可以是具有盒盖的收纳盒或敞口的收纳槽。当收纳件17为具有盒盖的收纳盒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将盒盖掀开或拿掉即可。
68.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2,上述归正装置还可以包括基座10,归正挡板13和第一升降单元16均设置在基座10上。收纳件17位于基座10的一侧,并与基座10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归正挡板13、第一升降单元16和收纳件17均与基座10连接,此时使归正装置的集成度更高,节省占据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升降单元19也与基座10连接。
69.参见图2,示例性的,上述归正挡板13、第一升降单元16、第二升降单元19和收纳件17与基座10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归正挡板13、第一升降单元16、第二升降单元19和收纳件17与基座10均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
70.上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至图5,上述第一升降单元16为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第二升降单元19为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9时,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和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9呈矩形阵列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四个升降单元顶升承载件12,可以使承载件12两侧之间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受力更加均衡,以确保电池串15的安全性。
71.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3和图4,当上述承载件12为矩形承载件时,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和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9分别位于矩形承载件的内角处。此时,可以进一步确保承载件12受力均衡,以进一步确保放置在承载件12上的电池串15的安全性。
7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归正装置还可以包括光滑层(图2至图7中均未示出),光滑层覆盖承载面。
7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参见图2,第一方面,由于光滑层覆盖承载面,当电池
串15位于光滑层上,并且第一升降单元16使承载面向靠近归正挡板13的方向倾斜时,更有利于电池串15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以缩短电池串15与归正挡板13抵接的时间,进而加快电池串15横向归正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方面,当承载面上出现异物,并且第二升降单元19使承载面向远离归正挡板13的方向倾斜时,可以加快异物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缩短异物脱离承载面的时间,进而加快对承载件12的清理速度,以便于进行后续电池串15的归正工作。示例性的,上述光滑层可以是光滑高温布,上述光滑高温布可以粘结在承载面上。
74.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归正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75.参见图2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归正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和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9,承载件12为矩形承载件,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和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9分别位于矩形承载件的内角处。由于附图5为归正装置的正视图,因此附图5中仅可以看见两个升降单元。
76.参见图2至图7,当上述归正装置组装完成后,将电池串15放置在承载件12所具有的承载面上,接着,启动远离归正挡板13的第一升降单元16。利用第一升降单元16使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此时,承载面所具有的中心线(即承载件12所具有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30
°
≤a≤45
°
,例如a可以是30
°
、32
°
、41
°
或45
°
。当电池串15与归正挡板13抵接后,表示电池串15实现横向归正。接着,利用其他的结构(例如排版机中的左右两个平台)使电池串15竖向归正,以使电池串15完成归正操作。当电池串15横向和竖向均归正后,第一升降单元16使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此时位于承载面上的电池串15处于水平状态。接着,处于水平状态的电池串15由其他装置转运到下一工位进行处理。
77.参见图2至图7,当电池串15被转运到下一工位后,若承载电池串15的承载面上出现异物(例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电池片的碎片等),此时启动靠近归正挡板13的第二升降单元19。利用第二升降单元19使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二侧。此时,承载面所具有的中心线(即承载件12所具有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75
°
≤b≤85
°
,例如b可以是75
°
、79
°
、81
°
或85
°
。基于此,位于承载面上的异物会沿着承载面的倾斜方向运动,直至脱离承载面掉落到收纳件17中为止,之后承载件12再恢复为水平状态,为下一次横向归正电池串15做准备。上述收纳件17可以在归正装置停止工作时,由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清理。
7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排版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归正装置。
7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版机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归正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8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归正装置,用于归正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装置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水平的承载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电池串;归正挡板,所述归正挡板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第一侧,用于辅助归正所述电池串;第一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设置在靠近所述承载件的第二侧的位置,使得所述承载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所述承载面的第一侧,以使所述电池串与所述归正挡板抵接;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所述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设置在靠近所述承载件的第一侧的位置处,使得承载件能够在第二位置状态和第三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第三位置状态时,所述承载面的第一侧高于所述承载面的第二侧,以使所述承载面上的异物脱离所述承载面;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所述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均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缸筒套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沿着所述缸筒的轴向,所述活塞杆可控的伸入或伸出所述缸筒;和/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套设连接,构成可伸缩的驱动组件,任一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连接轴;所述连接块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装置还包括收纳件;所述收纳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第二侧,所述收纳件与所述归正挡板相对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归正挡板和第一升降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收纳件位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基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为两个第一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为两个第二升降单元时,两个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呈矩形阵列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装置还包括光滑层;所述光滑层覆盖所述承载面。10.一种排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归正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归正装置和排版机,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归正装置易导致电池片的边和角隐裂,使电池片的碎片率升高的问题。所述归正装置用于归正电池串。上述归正装置包括:具有水平的承载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承载件,上述承载面用于承载电池串。位于承载件的第一侧,用于辅助归正电池串的归正挡板。设置在靠近承载件的第二侧的位置,使得承载件能够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的第一升降单元。第一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二侧高于承载面的第一侧,以使电池串与归正挡板抵接。第二位置状态时,承载面的第一侧与承载面的第二侧等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版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归正装置。述的归正装置。述的归正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飞 刘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0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