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应用于镀锌板领域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镀锌板,以其卓越的防锈能力而备受瞩目。其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锌层,这层锌层不仅美观,更能有效隔离钢板与外界的接触,阻止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对钢板的侵蚀。这种特殊的防腐处理使得镀锌板在潮湿、多雨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长久的耐用性,不易生锈、腐蚀。因此,镀锌板在建筑、家电、汽车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优良的防锈性能和持久耐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2、在制造镀锌板时,往往需要对板材进行涂膜。这样的涂装镀锌板因为不引起用户侧的作业环境的恶化;近年来,从降低成本、环保措施及涂装作业的合理化的观点出发,即使是对于涂装板的要求外观设计性等的质量保障面的涂膜,也要求减薄膜厚(薄膜化)。
3、为解决板材防锈的问题,市场中的某板材处理工艺采用喷漆防护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
4、中国发明专利cn109530120b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钢板防锈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滑动机构、第一喷漆机构、第二喷漆机构、连接板、第二滑动机构及打磨机构;固定板与支撑板的表面相对滑动连接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侧面分别“y”形结构、倒“y”形结构,实现了钢板滑动在第一钢板槽、第二钢板槽的内部,且钢板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内部滑动时配合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不同宽度的钢板均可在第一夹板的内部滑动配合第一喷漆机构、第二喷漆机构对钢板的侧面进行喷漆,增加了钢板的使用寿命,避免钢板生锈。
5、现有板材上涂层厚度减薄,容易降低板材表面的防护效果,且表面涂层很容易被划伤,使防锈层外露,容易使防锈层加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板材上涂膜厚度减薄,容易降低板材表面的防护效果,且表面涂层很容易被划伤,使防锈层外露,容易使防锈层加速失效。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
3、s1,首先使用蚀刻装置对板材表面进行蚀刻处理;蚀刻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先对板材进行蚀刻剂涂覆蚀刻液,然后对板材进行烘烤,最后使用蚀刻装置进行蚀刻;
4、s2,清洗板材后进行镀锌处理,使板材表面形成镀锌膜;
5、s3,然后使用压纹装置对镀锌板的两面的镀锌膜进行压纹处理;压纹进行板材定位校准,使压纹位置与蚀刻槽位置相匹配,且压纹深度与蚀刻槽深度相匹配;
6、s4,使用纳米颗粒溶液对板材进行喷涂,喷涂后再使用钝化剂喷雾对板材进行钝化处理;
7、s5,最后在钝化层上涂覆有机膜。
8、在上述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中,板材进行镀锌处理后,使板材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纳米颗粒的钝化保护层,有效对镀锌层进行防护。
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有机膜为磷酸盐皮膜,磷酸盐皮膜厚为2.0-10.0μm。
10、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压纹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动导轨上的安装箱,安装箱内安装有电动推杆和液压装置,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压纹机构,压纹机构包括安装梁,安装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刀架,条形刀架的底端卡接有压纹刀头,液压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整平架,整平架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板,整平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条形刀架相匹配的通孔。
11、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纳米颗粒溶液包括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除杂剂和去离子水,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的浓度为0.5—1g/l,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20-50纳米。
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蚀刻槽等距设置,相邻两个蚀刻槽之间的间距为2—5mm,通孔的间距与蚀刻槽的间距相匹配。
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压纹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板材输送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上安装有校准挡板,校准挡板包括条形板,条形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架,条形板上铺设有压力感应膜。
14、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还包括一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蚀刻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校准挡板、图像采集装置、电动导轨、电动推杆和液压装置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上连接有图像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
15、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校准挡板的压力数据和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数据;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处理和分析图像数据。
16、作为本申请的再一种改进,压纹处理时,传送装置输送板材向前运动至与校准挡板接触,压力感应膜检测到板材施加的压力时,处理器根据蚀刻工序结束时采集的板材图像,分析获得靠近板材蚀刻槽与板材边界的间距,然后根据间距数值驱动电动导轨对安装箱运动,使靠近校准挡板的压纹刀头与蚀刻槽中部对准,然后驱动压纹机构下压对板材进行压纹,压纹结束后,压纹机构复位,此时驱动整平架整体下压,使镀锌膜整体压平。
17、综上,实现对镀锌层进行有效防护,通过镀锌前的蚀刻处理,使镀锌层与板材的相互作用力提升,而板材进行镀锌处理后,使板材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纳米颗粒的钝化保护层,有效对镀锌层进行防护。
1.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膜为磷酸盐皮膜,所述磷酸盐皮膜厚为2.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纹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动导轨上的安装箱(1),所述安装箱(1)内安装有电动推杆(2)和液压装置(3),所述电动推杆(2)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压纹机构(4),所述压纹机构(4)包括安装梁(401),所述安装梁(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2),所述固定板(40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刀架(403),所述条形刀架(403)的底端卡接有压纹刀头(6),所述液压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整平架(5),所述整平架(5)包括主体支架(501),所述主体支架(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板(502),所述整平板(502)上开设有多个与条形刀架(403)相匹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溶液包括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除杂剂和去离子水,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的浓度为0.5—1g/l,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20-5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槽等距设置,相邻两个蚀刻槽之间的间距为2—5mm,所述通孔的间距与蚀刻槽的间距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纹装置下侧设置有用于板材输送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安装有校准挡板(7),所述校准挡板(7)包括条形板(701),所述条形板(701)的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架(702),所述条形板(701)上铺设有压力感应膜(7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蚀刻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校准挡板(7)、图像采集装置、电动导轨、电动推杆(2)和液压装置(3)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上连接有图像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纹处理时,传送装置输送板材向前运动至与校准挡板(7)接触,压力感应膜(703)检测到板材施加的压力时,处理器根据蚀刻工序结束时采集的板材图像,分析获得靠近板材蚀刻槽与板材边界的间距,然后根据间距数值驱动电动导轨对安装箱(1)运动,使靠近校准挡板(7)的压纹刀头(6)与蚀刻槽中部对准,然后驱动压纹机构(4)下压对板材进行压纹,压纹结束后,压纹机构(4)复位,此时驱动整平架(5)整体下压,使镀锌膜整体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