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4-12  17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缝纫机的机型有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等,其中,平缝机是一种形成锁式线迹的缝纫机。平缝机在缝纫过程中,通过其机针上下移动和旋梭转动的相互配合,在缝制面料上形成锁式线迹。然而,在实际缝制过程中,由于机针和旋梭的配合不当,会出现跳针的不良现象,无法形成锁式线迹,尤其是在缝制弹性面料和高密度面料时、以及在过梗和过厚工艺时,更容易出现跳针的问题。出现跳针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旋梭勾线时,机针下端的针孔处无法形成有效线环,线环偏小,无法被旋梭的梭尖所捕获。

2、现有技术中,当平缝机出现跳针问题时,需要专业的机修人员调试旋梭与机针之间的距离,以解决跳针问题,该方式对机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此外,即使经过专业机修人员的调试,也存在再次出现跳针的问题。最终,因跳针问题导致线迹不佳、缝制效果达不到要求、降低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使机针下端的针孔处形成较大线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所述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缝纫机中配置电控单元、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缝纫机机壳中的针杆、安装于所述针杆的伸缩驱动源、与所述伸缩驱动源传动连接的机针、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底板中的旋梭,所述针杆的下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机针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针杆下端的通孔中,所述电控单元与伸缩驱动源相连;

4、s2、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所述机针的运动行程具有从最高点下移至最低点的下行阶段、以及从最低点上移至最高点的上升阶段,所述下行阶段先后包括机针进入旋梭前的第一下行阶段、以及机针进入旋梭后的第二下行阶段,所述上升阶段先后包括勾线阶段、勾线点和回升复位阶段;

5、s3、缝纫机开始缝纫;

6、s4、所述针杆带动机针下移,所述机针先完成第一下行阶段;

7、之后,所述机针进入第二下行阶段,所述电控单元控制伸缩驱动源动作,所述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下移预设距离;

8、所述针杆带动机针继续下移,直至所述机针下移至最低点,所述机针完成第二下行阶段;

9、s5、所述针杆带动机针上移,所述机针先进入勾线阶段,所述电控单元控制伸缩驱动源复位,所述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上移,所述机针复位;

10、所述针杆带动机针继续上移,所述机针上移至勾线点,此时,所述旋梭的梭尖勾住形成在机针下端的线环;

11、所述针杆带动机针继续上移,直至所述机针上移至最高点,所述机针完成回升复位阶段;

12、s6、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直至缝纫结束。

13、进一步地,所述针杆内设有与通孔相通的安装内腔,所述伸缩驱动源为固定在安装内腔下端的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的铁芯与机针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针杆内设有与通孔相通的安装内腔,所述伸缩驱动源为固定在安装内腔下端的单向电磁铁,所述单向电磁铁的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单向电磁铁的铁芯与机针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中还配置有固定在机壳中的衬套、固定在衬套中的导电条、固定在针杆中的导电触点、以及连接电路,所述针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衬套中,所述电控单元经连接电路与导电条相连,所述导电条与导电触点接触配合,所述导电触点与伸缩驱动源相连。

16、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条为直线型、并沿针杆的移动方向上下平直延伸,所述导电条固定在衬套的内壁面上。

1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条为环状型、并固定在衬套的内壁面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触点为圆柱型、并沿针杆的径向平直延伸。

1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触点为环状型、并固定在针杆的外壁面上。

20、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申请中,通过针杆的上下移动带动机针一起上下移动,执行刺料动作。特别是,本申请通过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上下移动,如此,在针杆带动机针下行进入旋梭后,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沿刺料方向向下伸出,使机针下移到最低点时具有更低的位置,进而增加机针带入布料下方的缝线量;之后,在针杆带动机针上行、且在旋梭完成勾线之前,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沿回升方向向上移动、复位,进而在机针下端的针孔附近形成幅度较大线环;再后,旋梭勾线,旋梭的梭尖极容易且稳定地捕获较大线环,大幅降低旋梭的梭尖勾不到线环的概率,最终可靠地实现防跳针。



技术特征:

1.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20)内设有与通孔(21)相通的安装内腔(22),所述伸缩驱动源(40)为固定在安装内腔(22)下端的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的铁芯与机针(3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20)内设有与通孔(21)相通的安装内腔(22),所述伸缩驱动源(40)为固定在安装内腔(22)下端的单向电磁铁,所述单向电磁铁的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单向电磁铁的铁芯与机针(3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中还配置有固定在机壳(10)中的衬套(50)、固定在衬套(50)中的导电条(60)、固定在针杆(20)中的导电触点(70)、以及连接电路,所述针杆(20)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衬套(50)中,所述电控单元经连接电路与导电条(60)相连,所述导电条(60)与导电触点(70)接触配合,所述导电触点(70)与伸缩驱动源(4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60)为直线型、并沿针杆(20)的移动方向上下平直延伸,所述导电条(60)固定在衬套(50)的内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60)为环状型、并固定在衬套(50)的内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点(70)为圆柱型、并沿针杆(20)的径向平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点(70)为环状型、并固定在针杆(20)的外壁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防跳针控制方法,包括:配置安装于针杆且与机针相连的伸缩驱动源,机针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针杆下端的通孔中;缝纫机开始缝纫;针杆带动机针下移,机针进入旋梭后,电控单元控制伸缩驱动源动作,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下移预设距离;针杆带动机针下移至最低点;针杆带动机针上移,机针先进入勾线阶段,电控单元控制伸缩驱动源复位,伸缩驱动源驱使机针相对于针杆上移,机针复位;针杆带动机针继续上移至勾线点,旋梭的梭尖勾住形成在机针下端的线环;针杆带动机针继续上移至最高点。本申请使机针下移到最低点时具有更低的位置,增加机针带入布料下方的缝线量,在机针下端的针孔附近形成幅度较大线环,实现防跳针。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炜,管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0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