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气压检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气压传感器的精度需求,需要定期对气压传感器进行精度检测。一般的检测方式是将测试设备通过连接气路结构与被测品连通,然后由测试设备提供高压力气源,以对被测品的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
2、现有的连接气路结构包括连接管、安装管、接嘴管以及密封堵头,连接管连通在测试设备上,安装管连通在连接管上,当进行检测时,将接嘴管连通在安装管上,以提供高压力气源,当停止检测后,将密封堵头安装在安装管上,以保护测设设备,安装管采用密封圈与连接管、接嘴管以及密封堵头实现气路密封。
3、密封圈虽然具有密封效果,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气体泄漏,从而难以满足气压传感器检测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连接气路结构的密封性,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气体泄漏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气路连接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安装管、接嘴管和密封堵头,连接管的一端与测试设备连通,另一端套设在安装管的一端上,当检测时,接嘴管套设在安装管的另一端上,当停止检测时,密封堵头套设在安装管的另一端上,连接管与安装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部和调节部,密封部包括第一弹性膜和第一柔性盒;
4、安装管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弹性膜、第二柔性盒和第一挤压板;
5、连接管与安装管正对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流体槽,第一弹性膜固设于第一流体槽的槽口位置,第一柔性盒设置在连接管上,且与第一流体槽连通,第一柔性盒与第一流体槽之间流动有流体介质;
6、安装管与连接管正对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呈波浪状,且正对于第一弹性膜;
7、调节部用于拉紧固定连接管和安装管,且用于挤压第一柔性盒使第一弹性膜紧密贴合于第一密封槽的槽壁上;
8、安装管的外侧壁远离第一密封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流体槽,第二弹性膜固设于第二流体槽的槽口位置,第二柔性盒设置在安装管上,且与第二流体槽连通,第二柔性盒与第二流体槽之间流动有流体介质,第一挤压板位于第二柔性盒靠近连接管的一侧,第一挤压板固连于安装管以及第二柔性盒上;
9、接嘴管和密封堵头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呈波浪状,且正对于第二弹性膜;
10、接嘴管和密封堵头均与安装管螺纹连接,接嘴管或密封堵头用于挤压第二柔性盒使第二弹性膜紧密贴合于第二密封槽的槽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部能够拉紧固定连接管和安装管,且能够挤压第一柔性盒,使第一柔性盒内的流体介质流入到第一流体槽内,流体介质在挤压力作用下能够挤压第一弹性膜紧密贴合在第一密封槽的槽壁上,实现了连接管与安装管的压力密封。
12、接嘴管或密封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管上,且挤压第二柔性盒在第一挤压板上,第二柔性盒内的流体介质流入到第二流体槽内,流体介质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能够挤压第二弹性膜紧密贴合在第二密封槽的槽壁上,实现了安装管分别与接嘴管或密封堵头的压力密封;同时,第二柔性盒能够对接嘴管或密封堵头提供预紧力,使得接嘴管或密封堵头不易发生松动。
13、从而通过调节第一柔性盒和第二柔性盒受到的挤压力,能够调节第一弹性膜对第一密封槽的密封效果以及第二弹性膜对第二密封槽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了气路连接装置的密封性,使得气路连接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气体泄漏情况。
14、可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
15、螺杆,绕连接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螺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连接管的轴线方向,每个螺杆均滑动穿设在连接管上固设的第一支撑板和安装管上固设的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柔性盒固设在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螺杆穿设在第一柔性盒上,且通过与第一柔性盒一体连接的套管滑动连接于第一柔性盒上;
16、第二挤压板,位于第一柔性盒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所有的螺杆均固连;
17、齿轮螺母,设置有多个,且与螺杆一一对应,齿轮螺母位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齿轮螺母螺纹套设在螺杆上,且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螺母能够通过螺纹驱动螺杆移动,螺杆在移动时能够拉动第二挤压板挤压第一柔性盒在第一支撑板上,一方面螺杆拉紧固定了连接管和安装管,另一方面螺杆挤压第一柔性盒内的流体介质流入到第一流体槽内,使得连接管和安装管的固定以及密封同步实现;同时第一柔性盒能够对齿轮螺母提供预紧力,使得螺杆不易发生松动。
19、可选的,所述安装管上转动套设有齿圈,齿圈与所有的齿轮螺母均外啮合,齿圈上固连有把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驱动齿圈转动,齿圈同步驱动所有的齿轮螺母转动,提高了转动齿轮螺母的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安装管靠近连接管的端部固设有密封环,连接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阶梯端面,密封环抵接于第一阶梯端面上,密封环内开设有气压腔,安装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气压腔和安装管内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的端面通过密封环与连接管内侧壁的第一阶梯端面实现了密封,安装管内的气流能够通过通气孔流入到气压腔内,气压腔的气压挤压密封环与第一阶梯端面抵紧,从而借助气源的气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管与安装管的密封性。
23、可选的,所述安装管连接密封环的端面、密封环以及第一阶梯端面均沿从安装管到连接管的方向朝着远离密封环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阶梯端面和密封环倾斜设置,在气压腔挤压第一阶梯端面时不易产生安装管的管壁与连接管的管壁分离的趋势,从而使得密封环的密封效果更佳。
25、可选的,所述第一阶梯端面上固设有凸棱。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棱,增大了密封环与第一阶梯端面的局部压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环的密封效果。
27、可选的,所述安装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流体槽,第三流体槽的槽口位置固设有第三弹性膜,接嘴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阶梯端面,第二阶梯端面用于与安装管的端面抵接,第二阶梯端面上固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与第三流体槽相适配,且用于挤压第三弹性膜紧密贴合在第三流体槽的槽壁上。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嘴管连接在安装管上时,接嘴管端面的密封条能够挤压第三弹性膜紧密贴合在第三流体槽的槽壁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接嘴管与安装管的密封效果。
29、可选的,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均与安装管的内侧壁固连。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以上的过滤网对气源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杂质不易进入到被测品内。
31、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32、调换杆,沿安装管的轴线方向滑动穿设在所有的过滤网上;
33、封闭板,设置有两组以上,且与过滤网一一对应,每组封闭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均位于过滤网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多个封闭板绕调换杆的中心轴线方向排布,封闭板的一端与调换杆铰接,另一端抵接在过滤网上;
34、弹性布,设置有两组以上,且与过滤网一一对应,每组弹性布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布分别固设在相邻两个封闭板之间;
35、滑杆,一端固连于调换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安装管内侧壁上开设的滑槽内;
36、伸缩杆,固设在滑槽内,且伸缩方向平行于安装管的轴线方向,伸缩杆位于滑杆靠近连接管的一侧,且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滑杆的端部固连,伸缩杆的无杆腔与第三流体槽连通,且流动有流体介质;
37、封闭弹簧,位于滑槽内,且位于滑杆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封闭弹簧设置在滑杆和滑槽的侧壁之间,封闭弹簧用于驱使滑杆朝靠近连接管的方向滑动;
38、当密封条插入第三流体槽后,伸缩杆通过滑杆和调换杆驱动封闭板打开过滤网;当密封条脱出第三流体槽后,封闭弹簧通过滑杆和调换杆驱动封闭板封闭过滤网。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检测时,接嘴管使密封条挤压在第三流体槽内,第三弹性膜挤压流体介质流入到伸缩杆的无杆腔内,伸缩杆驱动滑杆滑动,滑杆带动调换杆滑动,调换杆驱动封闭板与过滤网抵接的一端在过滤网上滑动,在弹性布的弹力作用下,使所有的封闭板收缩呈锥形,以打开过滤网,使得测试设备与被测品之间的气路导通;当停止检测后,从安装管上取下接嘴管,封闭弹簧反向驱动调换杆滑动,调换杆一方面通过伸缩杆使第三弹性膜复位,另一方面驱动封闭板封闭过滤网,使得外界的杂质不易进入到测试设备内,且在密封堵头安装在安装管后,封闭板和密封堵头形成了两道封闭防护,提高了安装管的封堵效果。
40、可选的,当所述封闭板打开过滤网时,封闭板引导气流朝向通气孔。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在打开时能够引导气流朝向通气孔,使得密封环更加易于实现气压密封。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3、1.通过挤压第一弹性膜紧密贴合于第一密封槽的槽壁上以及挤压第二弹性膜紧密贴合于第二密封槽的槽壁上,提高了连接气路结构的密封性;
44、2.通过设置密封环、在密封环内开设气压腔以及使气压腔与安装管内部通过通气孔连通,能够借助气压力提高连接管和安装管之间的密封性;
45、3.通过设置密封条、第三弹性膜、伸缩杆、封闭弹簧、滑杆、调换杆、封闭板以及弹性布,使得安装管在检测时能够导通,且在停止检测时能够封闭。
1.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1)、安装管(2)、接嘴管(3)和密封堵头(4),连接管(1)的一端与测试设备连通,另一端套设在安装管(2)的一端上,当检测时,接嘴管(3)套设在安装管(2)的另一端上,当停止检测时,密封堵头(4)套设在安装管(2)的另一端上,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与安装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5),第一密封组件(5)包括密封部(51)和调节部(52),密封部(51)包括第一弹性膜(511)和第一柔性盒(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5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上转动套设有齿圈(524),齿圈(524)与所有的齿轮螺母(523)均外啮合,齿圈(524)上固连有把手(5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靠近连接管(1)的端部固设有密封环(7),连接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阶梯端面(12),密封环(7)抵接于第一阶梯端面(12)上,密封环(7)内开设有气压腔(71),安装管(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23),通气孔(23)连通气压腔(71)和安装管(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连接密封环(7)的端面、密封环(7)以及第一阶梯端面(12)均沿从安装管(2)到连接管(1)的方向朝着远离密封环(7)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端面(12)上固设有凸棱(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远离连接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流体槽(24),第三流体槽(24)的槽口位置固设有第三弹性膜(8),接嘴管(3)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阶梯端面(32),第二阶梯端面(32)用于与安装管(2)的端面抵接,第二阶梯端面(32)上固设有密封条(33),密封条(33)与第三流体槽(24)相适配,且用于挤压第三弹性膜(8)紧密贴合在第三流体槽(24)的槽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9),过滤组件(9)包括过滤网(91),过滤网(91)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均与安装管(2)的内侧壁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9)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闭板(93)打开过滤网(91)时,封闭板(93)引导气流朝向通气孔(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