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allin2025-04-11  21


本技术涉及数据库,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sap hana数据库作为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关键业务场景,如实时数据分析、在线事务处理等。这些业务场景对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会导致业务中断、客户流失甚至法律纠纷等严重后果。其次,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和复杂化,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手动备份恢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手动备份恢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无法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恢复的成功率。因此,现有技术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的效率和成功率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数据备份恢复方法的效率和成功率均较低。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包括:

3、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

4、按第二预设周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库的运行参数;

5、分别将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的所述运行参数输入脉冲函数子模型,获取所述脉冲函数子模型输出的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其中,所述脉冲函数子模型是指包含有脉冲函数的模型,用于对输入的参数进行脉冲化处理;

6、将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输入累加模型中,获取所述累加模型输出的异常检测结果,所述累加模型是指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累加的模型;

7、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

8、可选地,所述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包括:

9、按所述第一预设周期调用目标数据库上backint插件导出所述待备份数据;

10、将所述待备份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所述备份数据库。

11、可选地,所述备份数据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备份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数据库标识,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

12、将所述待备份数据拆分为多个子备份数据;

13、从多个所述备份数据库中选取部分备份数据库作为候选数据库,得到多个所述候选数据库;

14、获取所述候选数据库的数据库标识;

15、为每个所述子备份数据分配一个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标识;

16、基于所述数据库标识生成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私钥和公钥;

17、基于所述私钥对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所述子备份数据加密,得到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子加密备份数据;

18、将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子加密备份数据上传至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所述候选数据库;

19、将所述公钥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20、可选地,所述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包括:

21、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获取备份恢复时间点;

22、获取各个备份时间点,其中,各个备份时间点按所述第一预设周期间隔排布;

23、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目标备份时间点,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为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的前一个所述备份时间点或者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的后一个所述备份时间点;

24、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

25、将多个所述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的至少部分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库,以使所述目标数据库基于所述公钥解密多个所述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以恢复数据。

26、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包括:

27、获取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私钥,其中,不同的备份时间点的子加密备份数据的私钥不同;

28、解析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私钥,得到多个目标数据库标识;

29、在多个所述目标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备份数据库内查找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

30、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拆分为多个子备份数据,包括:

31、获取所述待备份数据中各个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存储方式和表大小,所述数据存储方式包括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32、将表大小超过第一预设值的第一数据表拆分为多个表大小不超过第一预设值的数据表,得到多个第二数据表;

33、将多个第二数据表放入多个不同的数据表集合,将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确定为所述子备份数据,得到多个所述子备份数据,其中,同一个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表的数据存储方式相同,不同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量总大小的方差小于第二预设值。

34、可选地,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和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其中,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大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小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所述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包括:

35、当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将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中缓存的部分子加密备份数据转移至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

3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装置,包括:

37、导出模块,用于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

3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按第二预设周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库的运行参数;

39、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将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的所述运行参数输入脉冲函数子模型,获取所述脉冲函数子模型输出的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其中,所述脉冲函数子模型是指包含有脉冲函数的模型,用于对输入的参数进行脉冲化处理;

40、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各个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输入累加模型中,获取所述累加模型输出的异常检测结果,所述累加模型是指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累加的模型;

41、恢复模块,用于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

42、可选地,所述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包括:

43、按所述第一预设周期调用目标数据库上backint插件导出所述待备份数据;

44、将所述待备份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所述备份数据库。

45、可选地,所述备份数据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备份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数据库标识,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

46、将所述待备份数据拆分为多个子备份数据;

47、从多个所述备份数据库中选取部分备份数据库作为候选数据库,得到多个所述候选数据库;

48、获取所述候选数据库的数据库标识;

49、为每个所述子备份数据分配一个对应的所述数据库标识;

50、基于所述数据库标识生成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私钥和公钥;

51、基于所述私钥对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所述子备份数据加密,得到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子加密备份数据;

52、将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子加密备份数据上传至所述数据库标识对应的所述候选数据库;

53、将所述公钥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54、可选地,所述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包括:

55、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获取备份恢复时间点;

56、获取各个备份时间点,其中,各个备份时间点按所述第一预设周期间隔排布;

57、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目标备份时间点,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为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的前一个所述备份时间点或者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的后一个所述备份时间点;

58、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

59、将多个所述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的至少部分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库,以使所述目标数据库基于所述公钥解密多个所述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以恢复数据。

60、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包括:

61、获取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私钥,其中,不同的备份时间点的子加密备份数据的私钥不同;

62、解析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私钥,得到多个目标数据库标识;

63、在多个所述目标数据库标识对应的备份数据库内查找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

64、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拆分为多个子备份数据,包括:

65、获取所述待备份数据中各个第一数据表的数据存储方式和表大小,所述数据存储方式包括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66、将表大小超过第一预设值的第一数据表拆分为多个表大小不超过第一预设值的数据表,得到多个第二数据表;

67、将多个第二数据表放入多个不同的数据表集合,将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确定为所述子备份数据,得到多个所述子备份数据,其中,同一个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表的数据存储方式相同,不同数据表集合中的数据量总大小的方差小于第二预设值。

68、可选地,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和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其中,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大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小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所述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包括:

69、当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将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中缓存的部分子加密备份数据转移至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

7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中的步骤。

7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实现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中的步骤。

72、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中的步骤。

73、本技术中,相较于相关技术,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按第二预设周期获取目标数据库的运行参数;分别将各个第二预设周期的运行参数输入脉冲函数子模型,获取脉冲函数子模型输出的各个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其中,脉冲函数子模型是指包含有脉冲函数的模型,用于对输入的参数进行脉冲化处理;将各个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输入累加模型中,获取累加模型输出的异常检测结果,累加模型是指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累加的模型;当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本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备份恢复方法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备份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数据库标识,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所述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备份恢复时间点匹配的所述目标备份时间点对应的多个目标子加密备份数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备份数据拆分为多个子备份数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数据库包括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和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其中,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大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第一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小于第二本地缓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存储上限,所述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包括:

8.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异常检测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其中,按第一预设周期将目标数据库中的待备份数据导出至备份数据库;按第二预设周期获取目标数据库的运行参数;分别将各个第二预设周期的运行参数输入脉冲函数子模型,获取脉冲函数子模型输出的各个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其中,脉冲函数子模型是指包含有脉冲函数的模型,用于对输入的参数进行脉冲化处理;将各个第二预设周期对应的异常状态标识输入累加模型中,获取累加模型输出的异常检测结果,累加模型是指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累加的模型;当异常检测结果为异常类型时,基于备份数据库的信息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本申请可以提高数据备份恢复方法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登,陈立军,贾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吧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01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