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题公开涉及电能存储和电容器,并且特别地涉及低寄生等效串联l电感(esl)对称直流(dc)链路电容器。
背景技术:
1、高压电气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为移动和固定系统的机载功能供电。例如,在机动车辆中,减少排放的需求已导致先进电动车辆(ev)的发展。ev依赖于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高压电池包和电动传动系(例如,电动机)以将电力从电池输送到车轮。ev中的转换器负责将来自电池包的高压dc电力转换为车辆电气系统所需的低压dc电力,而逆变器将dc电力转换为用于驱动电动机的ac电力。
2、电容器可以用于转换器和逆变器电路两者中,以帮助滤除可能存在于功率信号中的任何高频噪声或纹波。电容器可以快速地存储电荷和使其放电,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于使突然的电压波动平稳。此外,电容器在转换器和逆变器的开关机制中起作用。当转换器或逆变器在不同电压电平之间切换时,可能发生短暂的电压不稳定时间段,并且电容器可以在该时间段期间维持恒定的电压电平,允许转换器或逆变器在不同电压电平之间快速且有效地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包括电动机、电联接到电动机的电池包、配置为将来自电池包的第一电压下的直流电转换成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下的直流电的转换器、配置为将来自电池包的直流电转换成供应给电动机的交流电流的逆变器、以及电联接到车辆的逆变器和转换器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容器。电容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器模块,每个电容器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介电-负(pdn)堆叠,其具有正层、负层以及在正层和负层之间的介电层。电容器还可包括电联接到一个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正层的第一接触层和电联接到一个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负层的第二接触层。正端子电联接到第一接触层,并且负端子电联接到第二接触层。
2、除了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pdn堆叠包括底部介电层。负层在介电层和底部介电层之间。
3、在一些实施例中,正层和负层各自包括单面金属化膜和双面金属化膜中的一种。
4、在一些实施例中,正端子和负端子共同限定电容器的汇流条。在一些实施例中,正端子和负端子垂直且并联地定位在pdn堆叠的与第一接触层和第二接触层相同的侧壁上。
5、在一些实施例中,正层包括提供与第一接触层的接触的第一突出部分,并且负层包括提供与第二接触层的接触的第二突出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相对于彼此偏移,使得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不重叠。
6、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容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dn堆叠,其具有正层、负层以及在正层和负层之间的介电层。第一接触层电联接到一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正层,并且第二接触层电联接到一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负层。正端子电联接到第一接触层,并且负端子电联接到第二接触层。
7、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减小电容器的寄生等效串联l电感的方法可包括形成一个或多个pdn堆叠,每个pdn堆叠具有正层、负层以及在正层和负层之间的介电层。第一接触层电联接到一个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正层。第二接触层电联接到一个或多个pdn堆叠的侧壁上的负层。正端子电联接到第一接触层,并且负端子电联接到第二接触层。
8、当结合附图时,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1.一种车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pdn堆叠中的每个包括底部介电层,其中所述负层在所述介电层与所述底部介电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正层和所述负层各自包括单面金属化膜和双面金属化膜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正端子和所述负端子共同限定所述电容器的汇流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正端子和所述负端子垂直且并联地定位在所述pdn堆叠的与所述第一接触层和所述第二接触层相同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正层包括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提供与所述第一接触层的接触,并且所述负层包括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提供与所述第二接触层的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相对于彼此偏移,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不重叠。
8.一种电容器,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其中所述pdn堆叠中的每个包括底部介电层,其中所述负层在所述介电层与所述底部介电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其中所述正层和所述负层各自包括单面金属化膜和双面金属化膜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