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allin2025-04-07  55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具体地,涉及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各信息化系统层出不穷。为充分利用好已有信息化资源,统筹协调考虑多系统业务信息,提高查看有效信息的效率,需要对信息进行可视化融合。通过iframe+互信的方式进行页面内部的嵌套可查看不同页面的信息,但是该方式可融合的最小粒度为页面,且需要人为地点对点实现,同时会存在域名不一样导致页面嵌入失效的情况,融合范围受限,另外,被嵌页面的内部样式无法与整体布局协调统一。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信息可视化构建方法,统管工业互联网平台层面的前端资源,提供各系统前端资源运行态灵活调用的途径,实现工业互联网内任意页面查看权限范围内的任意业务信息,达到所见即所得的信息融合。

2、专利文献cn113992769a(申请号:202111258730.8)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交换方法,提升异构工业网络互通能力,推动工业设备跨协议互通,本申请一方面通过研制异构网络信息互操作标准,建立多层级网络信息模型体系,实现跨系统的互操作,推动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在各自的技术领域使用的语言环境下,利用语义描述手段与强制的语法数据结构要求形成规范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语义信息交换模型为行业内提供指引和规范,推动工业互联网信息交换的行业发展,在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形成包含企业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数据的信息交互模型,解决边缘层、企业层和产业链层的多源异构系统差异性,以及数据共享服务难以集成,造成信息堵而不通、通而不畅、畅而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可视化融合方法及系统。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包括:

3、步骤s1:将前端业务信息构建成微件,通过微件库对微件进行统管;

4、步骤s2:在微件中接入信息关联入口,利用信息关联入口转接业务需要的共享服务,保证跨系统信息获取的畅通;

5、步骤s3:动态引用微件实现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

6、优选地,所述步骤s1采用:

7、步骤s1.1:构建微件面板,用于承载需要融合的业务信息;所述微件面板包括:面板头部和面板信息展示区;所述面板头部用于显示微件的基本信息;所述面板信息展示区用于承载一个或多个信息块,信息块关联具体的业务信息;

8、步骤s1.2:构建微件信息块,用于实现最小维度的业务呈现,通过插槽的方式动态嵌入到微件的面板中;

9、步骤s1.3:构建微件菜单,利用微件菜单动态添加和删除信息块,切换信息块中信息的展示形式,筛选信息字段;

10、步骤s1.4:构建微件容器,用于承载微件;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头部及微件的展示区域;利用所述容器头部展示微件清单和实现容器的删除。

11、优选地,所述步骤s1采用:利用微件库对构建的微件的注册信息、权限信息以及状态记录进行管理。

12、优选地,所述步骤s2采用:将不同平台、不同系统的业务信息通过共享服务实现服务层面信息的互联互通,再将共享服务的跨平台、跨系统业务信息基于信息关联入口传递给微件。

13、优选地,所述步骤s3采用:赋予微件运行态即插即用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能够在工业互联网上被随意调用。

14、优选地,所述步骤s3采用:

15、步骤s3.1:动态引用微件容器,包括:微件基础结构依赖包和微件容器标签;

16、步骤s3.2:动态引用微件,基于当前可访问到的所有微件选择需要的微件,并将选中的微件展示于微件容器中,将取消的微件从微件容器中移除,达到动态引用微件的目的。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系统,包括:

18、模块m1:将前端业务信息构建成微件,通过微件库对微件进行统管;

19、模块m2:在微件中接入信息关联入口,利用信息关联入口转接业务需要的共享服务,保证跨系统信息获取的畅通;

20、模块m3:动态引用微件实现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

21、优选地,所述模块m1采用:

22、模块m1.1:构建微件面板,用于承载需要融合的业务信息;所述微件面板包括:面板头部和面板信息展示区;所述面板头部用于显示微件的基本信息;所述面板信息展示区用于承载一个或多个信息块,信息块关联具体的业务信息;

23、模块m1.2:构建微件信息块,用于实现最小维度的业务呈现,通过插槽的方式动态嵌入到微件的面板中;

24、模块m1.3:构建微件菜单,利用微件菜单动态添加和删除信息块,切换信息块中信息的展示形式,筛选信息字段;

25、模块m1.4:构建微件容器,用于承载微件;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头部及微件的展示区域;利用所述容器头部展示微件清单和实现容器的删除;

26、所述模块m1采用:利用微件库对构建的微件的注册信息、权限信息以及状态记录进行管理。

27、优选地,所述模块m2采用:将不同平台、不同系统的业务信息通过共享服务实现服务层面信息的互联互通,再将共享服务的跨平台、跨系统业务信息基于信息关联入口传递给微件。

28、优选地,所述模块m3采用:赋予微件运行态即插即用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能够在工业互联网上被随意调用;

29、所述模块m3采用:

30、模块m3.1:动态引用微件容器,包括:微件基础结构依赖包和微件容器标签;

31、模块m3.2:动态引用微件,基于当前可访问到的所有微件选择需要的微件,并将选中的微件展示于微件容器中,将取消的微件从微件容器中移除,达到动态引用微件的目的。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层面任意系统的可视化信息资源无法在同一个页面直接融合的困局,降低了跨系统信息可视门槛,从用户视角推进工业信息融合,为工业场景下全流程敏捷决策提供自主可见的全方位信息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利用微件库对构建的微件的注册信息、权限信息以及状态记录进行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采用:将不同平台、不同系统的业务信息通过共享服务实现服务层面信息的互联互通,再将共享服务的跨平台、跨系统业务信息基于信息关联入口传递给微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赋予微件运行态即插即用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能够在工业互联网上被随意调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

7.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采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采用:将不同平台、不同系统的业务信息通过共享服务实现服务层面信息的互联互通,再将共享服务的跨平台、跨系统业务信息基于信息关联入口传递给微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3采用:赋予微件运行态即插即用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能够在工业互联网上被随意调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将前端业务信息构建成微件,通过微件库对微件进行统管;步骤S2:在微件中接入信息关联入口,利用信息关联入口转接业务需要的共享服务,保证跨系统信息获取的畅通;步骤S3:动态引用微件实现工业互联网信息融合。本发明解决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层面任意系统的可视化信息资源无法在同一个页面直接融合的困局,降低了跨系统信息可视门槛,从用户视角推进工业信息融合,为工业场景下全流程敏捷决策提供自主可见的全方位信息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静,王盛义,胡兵,黄可,方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00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