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待蒸镀基板。
背景技术:
1、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其在显示领域的巨大应用市场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与其他的显示技术相比,oled面板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视角宽、响应速度快、无需背光照明、可实现柔性显示等。
2、相关技术中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在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隔断结构,这种显示面板中的阴极层并非采用面电极,而是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阴极,各个阴极均搭接至隔断结构,以使阴极与隔断结构之间电连接。对于采用该技术的显示面板来说,阴极与隔断结构之间的搭接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对阴极与隔断结构之间的搭接可靠性进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待蒸镀基板,旨在提高阴极与隔离导电结构之间的搭接可靠性。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界定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隔断结构包括隔离体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隔离体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离体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功能部,所述多个发光功能部包括用于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功能部、用于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功能部以及用于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发光功能部;述第一发光功能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发光功能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三发光功能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第一封装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封装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内均被填入有所述封装部;其中,所述隔断结构包括第一隔断部、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所述第一隔断部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功能部和所述第二发光功能部之间,所述第二隔断部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功能部和所述第三发光功能部之间,所述第三隔断部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功能部和所述第一发光功能部之间;所述第一隔断部的所述隔离体具有第一宽度h1,所述第二隔断部的所述隔离体具有第二宽度h2,所述第三隔断部的所述隔离体具有第三宽度h3,所述h1、h2、h3满足:|h1-h2|≤0.1h1,|h1-h3|≤0.1h1,|h2-h3|≤0.1h1。
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隔断结构包括第一隔断部、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第一隔断部位于第一发光功能部和第二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二隔断部位于第二发光功能部和第三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三隔断部位于第三发光功能部和第一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一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一宽度h1,第二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二宽度h2,第三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三宽度h3,h1、h2、h3满足:|h1-h2|≤0.1h1,|h1-h3|≤0.1h1,|h2-h3|≤0.1h1。也就是说,第一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1、第二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2、第三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3三者之间的偏差不超过0.1h1,由此,可以确保第一隔断部、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均具有较高的制作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阴极与隔断结构之间的搭接可靠性,进而可以保证显示面板性能可靠。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三距离l3,l1、l2、l3满足:|l1-l2|≤0.1l1,|l1-l3|≤0.1l1,|l2-l3|≤0.1l1。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具有第一曲率k1,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具有第二曲率k2,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具有第三曲率k3,k1、k2、k3满足:|k1-k2|≤0.1k1,|k1-k3|≤0.1k1,|k2-k3|≤0.1k1。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部,所述发光功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上设置有多个像素定义开口,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所述发光功能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结构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包括导电材料,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隔离体的所述导电材料电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结构还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隔离体靠近所述基板一侧,所述隔离体的底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承载部的顶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包括导电材料,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导电材料电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封装层以及所述隔断结构的顶表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三封装层为无机膜层,所述第二封装层为有机膜层。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1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中的隔断结构包括第一隔断部、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第一隔断部位于第一发光功能部和第二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二隔断部位于第二发光功能部和第三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三隔断部位于第三发光功能部和第一发光功能部之间。第一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一宽度h1,第二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二宽度h2,第三隔断部的隔离体具有第三宽度h3,h1、h2、h3满足:|h1-h2|≤0.1h1,|h1-h3|≤0.1h1,|h2-h3|≤0.1h1。也就是说,第一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1、第二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2、第三隔断部的关键尺寸h3三者之间的偏差不超过0.1h1,由此,可以确保第一隔断部、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均具有较高的制作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阴极与隔断结构之间的搭接可靠性,进而可以保证显示面板性能可靠。
18、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19、提供一待蒸镀基板,所述待蒸镀基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界定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为第一隔断壁,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二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二隔断壁的第一冗余部分,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三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三隔断壁的第二冗余部分;
20、制作位于第一开口内的第一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一隔断壁;
21、去除所述第一冗余部分,以暴露出所述第二隔断壁;
22、制作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二隔断壁;
23、去除所述第二冗余部分,以暴露出所述第三隔断壁;
24、制作位于第三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三隔断壁。
25、在本制作方法中,第三隔断壁和第一隔断壁、第二隔断壁在加工成型过程中经历的刻蚀次数一致,因此,制作精度也一致,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制作方法,第三隔断壁会少经历两次刻蚀,由此,可以提高与第三隔断壁相搭接的第二电极部的搭接可靠性。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位于第一开口内的第一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包括:
27、在所述待蒸镀基板上形成第一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第一封装材料层;
28、利用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进行构图,保留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部分,以形成第一发光功能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功能部对应的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包括:
30、在所述待蒸镀基板上形成第二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
31、利用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进行构图,保留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部分,以形成第二发光功能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的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位于第三开口内的第三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包括:
33、在所述待蒸镀基板上形成第三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
34、利用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三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进行构图,保留所述第三发光材料层、第二电极材料层和第一封装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的部分,以形成第三发光功能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功能部对应的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
35、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36、提供一待蒸镀基板,所述待蒸镀基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界定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为第一隔断壁,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二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二隔断壁的第一冗余部分,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三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三隔断壁的第二冗余部分;
37、制作位于第一开口内的第一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一隔断壁,在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功能部以及对应的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的同时去除所述第一冗余部分,以暴露出所述第二隔断壁;
38、制作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二隔断壁,在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功能部以及对应的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的同时去除所述第二冗余部分,以暴露出所述第三隔断壁;
39、制作位于第三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并使该所述第二电极部搭接至所述第三隔断壁。
40、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待蒸镀基板。所述待蒸镀基板具有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所述待蒸镀基板包括:基板;隔断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断结构包括隔离体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隔离体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四距离;其中,所述隔断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和第二子像素区域之间的第一子隔断结构,所述第一子隔断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一侧的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第一子隔断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一侧的所述第四距离不相等。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结构界定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为第一隔断壁,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二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二隔断壁的第一冗余部分。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蒸镀基板还具有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隔断结构还界定出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对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包括第三隔断壁和覆盖所述第三隔断壁的第二冗余部分。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边缘和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第三距离l3,l1、l2、l3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具有第一曲率k1,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具有第二曲率k2,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隔离体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阻挡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具有第三曲率k3,k1、k2、k3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封装层以及所述隔断结构的顶表面;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位于第一开口内的第一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部和封装部,包括: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待蒸镀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蒸镀基板具有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待蒸镀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界定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对应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