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4-03  27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涉及芳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等。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2、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提高,对于oled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提高oled的器件性能,在设计器件结构时通常采用多层的夹层式结构,即阳极、阴极和有机功能层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器件。空穴传输材料是能接受带正电荷的空穴载流子并将其进行有效传递的材料,通常其具有较高的空穴迀移率以及较低的电离势,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必要继续研发新的空穴传输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芳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所述芳胺化合物具有由式1所示结构:

3、

4、其中,x选自o或s;

5、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

6、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单键、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7、l3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

8、l、l1、l2和l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卤代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氘代烷基或苯基;

9、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5~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10、a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

11、a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或苯基;

12、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三苯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氘代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氧基或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硫基;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5~15元环。

13、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芳胺化合物。

14、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5、本申请化合物在二苯并呋喃(噻吩)的1-位连接芳基,同时在2-位连接芳基胺,这种方式保证了与氮原子相连的苯环上含有双邻位取代的芳基可以提升分子的迁移率,并通过改变取代基的共轭基团来调节空穴在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的注入和传输平衡,从而降低器件的电压,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同时,化合物1位的芳基选择几种特定的基团可以提升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从而保证使用该材料的器件具有较长的发光寿命。



技术特征:

1.芳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化合物具有由式1所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l选自单键或以下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l3选自单键或以下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ar3选自以下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选自以下基团构成的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选自以下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化合物,其中,所述芳胺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所组成的组:

1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含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芳胺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辅助层,所述空穴辅助层包含所述芳胺化合物。

13.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芳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芳胺化合物在二苯并呋喃(噻吩)的1‑位连接芳基,同时在2‑位连接芳基胺,这种方式保证了与氮原子相连的苯环上含有邻位取代的芳基可以提升分子的迁移率,并通过改变取代基的共轭基团来调节空穴在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的注入和传输平衡,从而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岳富民,金荣国,张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9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