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开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与流程

allin2022-07-29  154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开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车门在车辆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电动尾门。在用户手中拿着东西,不方便用手操作时,车门能够自动开启是很多用户的需求。
3.目前,自动开启车门,较为常见的是电动尾门的自动开启,用户需要用单脚伸入车后底部进行踢或者扫的动作,以触发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
4.但是这样的触发方式,对于腿脚不便,或者说拿着重物或者大体积物品的用户来说,体验感非常差,单腿踢或单腿扫,容易失去平衡,造成摔倒。
5.因此,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开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解决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的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7.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开启方法,包括:
8.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
9.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10.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
11.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
12.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包括:
14.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第二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15.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16.可选的,第一距离范围比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待开启车门。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开启待开启车门之前,还包括:
18.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保持其位置不变;
19.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
20.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22.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23.若是,则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25.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26.若是,则输出应激活提示信息。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
28.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位置信息包括位置网格。
29.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开启装置,包括:
30.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
31.处理模块,用于:
32.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33.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
34.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
35.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
37.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第二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38.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39.可选的,第一距离范围比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待开启车门。
4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41.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保持其位置不变;
42.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三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
43.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4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之前,处理模块,还用于:
45.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46.若是,则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
4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之前,处理模块,还用于:
48.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49.若是,则输出应激活提示信息。
5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位置信息包括位置网格。
51.第三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2.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53.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车门开启方法。
54.第四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控车门、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以及第三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电子设备;
55.其中,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以使电子设
备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车门开启方法,以控制一个或多个电控车门的开启。
56.第五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车门开启方法。
57.第六个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车门开启系统方法。
5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该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解决了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的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踢脚,只需要简单的移动就能够开启电控车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5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6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上多个电控车门的开启感应区域示意图;
6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开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2.图3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另一种车门开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6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6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对多个实施例的组合,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8.现有的电控车门感应开启技术,一般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手或脚的遮挡拨动动作时,进行身份验证,在通过身份验证后开启对应的电控车门。
69.目前,自动开启车门,较为常见的是电动尾门的自动开启,用户需要用单脚伸入车后底部进行踢或者扫的动作,以触发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这种方式需要单脚站立,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并且脚踢操作不容易找准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
70.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增加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来使得可操作范围更大,但是还没有解决需要单脚操作,容易失去平衡的问题,并且一般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后保险杠的下方,而车辆实际使用时,车下经常是有较多灰尘或泥土,单脚操作极其容易弄脏裤子和鞋子。即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7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发明构思是:
72.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不用手,也不用脚踢就能够开启车门的方式。如果仅仅是将红外线传感器从车下方向改变为车后方向,那么其是可以通过人体直接遮挡红外线信号而实现触发,但是这样的方式容易引起误触,即如果用户没有想开尾门,而仅是从后面经过,而经过时就可能发生误触开启。因此本技术排除了用红外线传感器触发这种方式。转而采用电磁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在车门外对应的区域内设定一定的识别区域,将感应开启车门分成了两步,第一步是先通过定位装置检测携带身份识别终端的用户的位置,如果用户在预设激活区域停留一定时间,则激活感应功能,并发出提示;第二步就是,如果用户想要开启尾门,则会依据提示移动到预设感应区域,定位装置再次通过识别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来间接识别出用户是否在预设感应区域,如果用户在预设感应区域停留到了预设时间则认为用户想要开启电控门,如果没有停留到足够的时间则证明用户在离开车辆,或者是不想开启电控门。
7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上多个电控车门的开启感应区域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上包括多个电控车门:左前门10、左后门20、右前门30、右后门40、加油/充电口门50以及尾门60。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上述中一个或多个车门作为电控车门,并不一定需要把所有的车门都做成电控车门,本技术是为了把所有情况进行举例说明而把所有的车门都设置为电控车门。每个车门都有各自对应的感应识别区域。这些识别区域可以预先标定为多个网格,用于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如车钥匙或安装了预设电子钥匙的移动终端)的位置,只要携带了身份识别终端的用户才有感应开启电控车门的权限。如图1所示,每个电控车门对应的感应区域中浅灰色的网格代表预设激活区域,深灰色的网格代表预设感应区域。身份识别终端停留在预设激活区域一定的时长后,才会激活感应功能,并发出提示信息,此事用户如果想要开启车门,则需要移动到预设感应区域,并驻留一定的时长后,电控车门才会开启。这样就无需再通过手拉或者踢脚的方式来开启电控车门的了,操作简单方便,也不会产生误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7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开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车门开启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75.s201、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
76.在本步骤中,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位置信息包括位置网格。uwb定位可以实现0.1m的精度。
77.为了便于理解,以图1所示的尾门60为例进行说明,其它位置的电控车门可以参考进行理解。对于尾门60,在车辆的后保险杠的位置安装2个或两个以上的uwb天线,利用uwb通讯方式与用户随身携带的身份识别终端,如电子钥匙或者是安装了电子钥匙的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通讯,通过预设定位算法,如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算法确定身份识别终端的所属的网格,即位置网格。
78.对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红外线来定点识别或者是固定位置识别的方式,本技术的识别区域可以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区域,比如占据车门宽度一半及以上的区域范围,甚至可以比车门宽度更宽,使得用户无论是激活感应功能还是最终的触发开启都更加方便灵活。
79.s202、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
80.在本步骤中,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81.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检测到用户携带身份识别终端进入到浅灰色的网格区域后,开始计时,并实时判断在第一计时时间内位置信息是否一直保持在灰色网格区域。若是,则执行s203,若否则返回s201。
82.需要说明的是,保持在灰色网格区域,包括两种情况,一直是位置信息不变,另一种是位置信息发生了变化,从一个灰色网格编程了另一个灰色网格,在本实施例中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认定为身份识别终端保持在灰色网格区域即第一距离范围内。
83.s203、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
84.在本步骤中,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感应激活提示信息包括:灯语信息、声音信息、语音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85.具体的,例如,当待开启车门为尾门时,在检测到身份识别终端保持在尾门所对应的第一距离范围内持续了第一计时时间如3秒后,开启尾灯,如尾部刹车灯,和/或一个或两个尾部转向灯,并且以第一预设频率进行闪烁。用户看到尾灯以第一频率闪烁后,就可以移动到预设感应区域,如第二距离范围内,等待尾门开启。
86.可选的,在尾灯闪烁的同时,也可以让车辆上的喇叭或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用户感应功能开启,或者是通过车辆上的扬声器,或者是身份识别终端上的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
87.当用户所在位置即位置信息显示用户在车辆的一侧时,可以只让朝向用户一侧的灯闪烁,以节约能源,也避免对其他人或车辆产生误导或者影响。
88.s204、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
89.在本步骤中,若满足则执行s205,否则执行s206。
90.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91.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该第二距离范围也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第二距离范围可以在第一距离范围前面、后面或者是与第一距离范围并列。
92.可选的,为了避免车门打开时碰到用户或者碰到用户手中的东西,第一距离范围比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待开启车门。即用户只要后退一定的距离即可达到第二距离范围。
93.具体的,如图1所示,用户看到尾灯以第一频率闪烁后,就可以移动到预设感应区域,即后退到深灰色的网格区域。当车载uwb通讯模块检测到身份识别终端在深灰色的网格
区域后,开始计时,如果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如2s)内一直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则可以开启尾门。
94.需要说明的是,与s202中的“保持”一样,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保持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网格即如图1所示的深灰色网格保持不动,即停留;另一个是在多个深灰色网格直接移动,但是没有超出深灰色网格区域的范围。
95.s205、开启待开启车门。
96.s206、不开启待开启车门。
9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系统方法,通过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该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解决了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的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踢脚,只需要简单的移动就能够开启电控车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技术效果。
98.图3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另一种车门开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车门开启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99.s301、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
100.在本步骤中,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位置信息包括位置网格。
101.s302、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
102.在本步骤中,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103.具体的,如果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检测到身份识别终端离开了第一距离范围,无论是靠近车辆,还是远离车辆,那么都不再继续激活感应功能。
104.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门开启方法,需要有几个前提条件,包括:用户在车机端如车载中控屏上设置开启了感应开门功能;用户携带了身份识别终端,如车钥匙或者是安装有电子钥匙应用的移动终端;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不处在自动禁止感应开门功能的工作模式当中,如不处在特殊工厂模式或者是车辆被运输模式。
105.s303、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10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用户临时改变主意,在第一计时时间快结束时开始离开,而在第一技术时间结束时其虽然仍处在第一距离范围内,但是其并没有继续开启车门的意愿,为了避免激活感应功能而浪费能源或者对其它人产生影响。在s302所对应的第一计时时间内,进一步要求用户必须驻足不动,即保持位置信息不发生变化。当然,对于由于温漂或者其它干扰因素引起的位置信息变化,只要其在误差范围内,也认为位置信息没有发生变化。
107.s304、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
108.在本步骤中,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
109.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与待开启车门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车灯以第一预设频率闪
烁,和/或控制车辆的喇叭或者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和/或通过身份识别终端或者车载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
110.s305、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
111.在本步骤中,第二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且第一距离范围比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待开启车门。
112.s306、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
113.在本步骤中,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保持其位置不变。
11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与待开启车门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车灯以第二预设频率闪烁,第二预设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和/或控制车辆的喇叭或者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和/或通过身份识别终端或者车载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
115.s307、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116.本步骤设置的目的与s303一样,都是为了识别出用户是否改变意愿,如果改变那么用户将会开始移动,那么就无需继续执行下一个步骤了。
117.即在本步骤中,若是,则执行s308,若否则返回s301。
118.s308、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三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
119.在本步骤中,若是,则执行s308,若否,则执行s309。
120.为了避免用户在即将开启待开启车门时改变意愿,转身离开车辆,但是在其离开第二距离范围之前,已经判定待开启车门开启,这样就会造成人走了,但是车门仍然打开。给用户的造成财物损失的风险。因此需要用户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不动时才会打开待开启车门。
121.需要说明的是,s305~s307可以同步执行,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22.可选的,第三计时时间可以是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间。
123.s309、开启待开启车门。
124.s310、不开启待开启车门。
1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系统方法,通过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该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解决了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的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踢脚,只需要简单的移动就能够开启电控车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技术效果。
1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车门开启装置4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
127.如图4所示,该车门开启装置400包括:
128.获取模块401,用于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
129.处理模块402,用于:
130.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131.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
132.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
133.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1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402,用于:
135.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第二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
136.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137.可选的,第一距离范围比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待开启车门。
1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139.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保持其位置不变;
140.根据位置信息检测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三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
141.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
14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之前,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143.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144.若是,则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
14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之前,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146.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
147.若是,则输出应激活提示信息。
1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401,用于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位置信息包括位置网格。
149.值得说明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原理、技术特征、专业名词解释以及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15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图5示出的是以一个处理器为例的电子设备。
151.存储器5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152.存储器5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153.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以上各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54.其中,处理器5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155.可选地,存储器5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当所述存储器502是独立于处理器50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
156.总线503,用于连接所述处理器501以及所述存储器502。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157.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通信。
15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控车门、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以及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
159.其中,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以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车门开启方法,以控制一个或多个电控车门的开启。
16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16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162.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16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所述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所述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所述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所述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所述待开启车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二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二距离范围内,所述第二距离范围与所述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开启所述待开启车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范围比所述第二距离范围更靠近所述待开启车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所述待开启车门之前,还包括: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所述感应开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保持其位置不变;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检测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三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若是,则开启所述待开启车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感应开启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若是,则输出所述感应开启提示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是否保持不动;若是,则输出所述应激活提示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通过车辆上安装的多个超宽带天线发送网格化的检测信号,以检测所述身份识别终端所属的位置网格,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位置网格。8.一种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所述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所述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
使所述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所述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所述待开启车门。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控车门、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超宽带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以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电控车门的开启。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实时获取身份识别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判断身份识别终端在第一计时时间内是否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该第一距离范围与待开启车门相对应;若是,则输出感应激活提示信息,感应激活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改变其位置,以使位置信息以预设方式变化;检测位置信息的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开启要求;若是,则开启待开启车门。解决了现有的电控车门开启技术存在的开启感应方式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踢脚,只需要简单的移动就能够开启电控车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伟 胡书勤 罗春宁 夏楠 王翠 段新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9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