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及电控盒。
背景技术:
1、新风机是一种空气调节设备,主要用于将室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到室内,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
2、相关技术中,由于新风机壳内空间狭小,新风机的电控盒一般设置在新风机的外部,电控盒的外形较为突兀,由此导致新风机的整机尺寸与包装尺寸均相对较大,在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整机的包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机尺寸相对较小的新风机及电控盒。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包括:
4、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盖板,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容纳腔内具有交换芯安装空间、风道和电控盒安装空间,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经过所述风道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气流路径,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位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
5、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内。
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之间,以分隔出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和所述风道。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挡件包括第一壁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体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两个所述第二壁体以及所述外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风道,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壁体背离所述风道的一侧。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位于所述隔挡件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和/或,
9、所述新风机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电控盒具有第一过线口,所述外壳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过线口连通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二密封件夹设在所述电控盒具有所述第一过线口的侧壁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二过线口的侧壁之间。
10、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壁体中的至少一个壁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侧边翻折,以形成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侧壁贴合的第一翻边;和/或,
11、所述第一壁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侧边翻折,以形成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侧壁贴合的第二翻边;和/或,
12、两个所述第二壁体中的一个壁体朝所述隔挡件的外侧翻折,以形成风机连接边。
13、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壁体分别具有朝相互靠近的一侧翻折的所述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相互靠近的侧边向所述隔挡件的内部翻折,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形成滤网安装槽。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与所述滤网安装槽连通的滤网安装口;和/或,
15、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与所述滤网安装槽连通的滤网安装口,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间距从朝靠近所述滤网安装口的一侧朝背离所述滤网安装口的一侧逐渐减小。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滤网和滤网隔板,所述滤网隔板设置在所述电控盒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且所述滤网隔板与所述电控盒的至少部分区域间隔,以使间隔处形成与所述滤网安装槽连通的滤网安装空间,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滤网安装空间插入所述滤网安装槽,且所述滤网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滤网安装空间中。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元器件安装面的第二控制板,在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盒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接线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盒体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口,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接线支架连接。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安装盒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安装盒背离所述第二控制板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接线支架连接。
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之一的部分区域凸出形成第一卡扣,其中另一的部分区域凹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伸入所述第一卡槽中以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支架卡接;和/或,
21、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接线支架的其中之一的部分区域凸出形成第二卡扣,其中另一的部分区域凹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伸入所述第二卡槽中以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接线支架卡接。
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紧固孔,所述固定支架的部分区域朝背离所述敞口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三翻边,在与所述第三翻边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紧固孔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翻边的投影范围内;和/或,
23、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和/或,
24、所述支撑板具有第二紧固孔,所述安装盒具有第三紧固孔,所述支撑板相邻两个侧边的至少部分区域朝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翻折,以分别形成定位折边,两个所述定位折边分别与所述安装盒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一一对应贴合,以使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第三紧固孔连通。
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部分区域朝靠近具有所述定位折边的一侧翻折,以形成具有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四翻边。
26、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接线支架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范围外;和/或,
27、所述接线支架包括接线板和设置在所述接线板相对两侧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上;和/或,
28、所述接线支架具有第四紧固孔,所述接线支架的部分区域朝背离所述敞口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五翻边,在与所述第五翻边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四紧固孔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五翻边的投影范围内。
2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隔板;
30、所述隔板至少遮挡所述敞口,所述盒体具有位于所述敞口周侧的第六翻边,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六翻边与所述隔板之间的第三密封件;和/或,
31、所述盒体具有位于所述敞口周侧,且向所述盒体的外侧翻折形成的第七翻边,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七翻边的其中之一具有第三卡扣,其中另一具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扣伸入所述第三卡槽中以使所述隔板和所述盒体卡接。
3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包覆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和/或,
33、所述盒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三侧壁一侧的侧边翻折形成第八翻边,所述第八翻边与所述第三侧壁贴合。
3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为上述所述的电控盒。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及电控盒,新风机的外壳的容纳腔具有交换芯安装空间、风道和电控盒安装空间,风道位于第一进风口和交换芯安装空间之间,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经过风道和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气流路径,电控盒安装空间位于风道靠近开口的一侧。也就是说,利用风道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容纳电控盒,以将电控盒内置到外壳的容纳腔中,其既不是将电控盒外置,也无需另外占用容纳腔内的其他位置。由此,可以充分利用壳体组件内的空间,以减小新风机的整机尺寸,进而不仅可以减少新风机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还可以减小新风机的包装尺寸,以降低新风机的包装成本。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之间,以分隔出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和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包括第一壁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体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两个所述第二壁体以及所述外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风道,所述电控盒安装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壁体背离所述风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位于所述隔挡件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壁体中的至少一个壁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侧边翻折,以形成与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侧壁贴合的第一翻边;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壁体分别具有朝相互靠近的一侧翻折的所述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相互靠近的侧边向所述隔挡件的内部翻折,以使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形成滤网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体具有与所述滤网安装槽连通的滤网安装口;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滤网和滤网隔板,所述滤网隔板设置在所述电控盒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且所述滤网隔板与所述电控盒的至少部分区域间隔,以使间隔处形成与所述滤网安装槽连通的滤网安装空间,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滤网安装空间插入所述滤网安装槽,且所述滤网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滤网安装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具有第二元器件安装面的第二控制板,在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接线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盒体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口,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板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接线支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安装盒和支撑板,所述第二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安装盒背离所述第二控制板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接线支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之一的部分区域凸出形成第一卡扣,其中另一的部分区域凹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伸入所述第一卡槽中以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支架卡接;和/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紧固孔,所述固定支架的部分区域朝背离所述敞口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三翻边,在与所述第三翻边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紧固孔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翻边的投影范围内;和/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部分区域朝靠近具有所述定位折边的一侧翻折,以形成具有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四翻边。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接线支架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元器件安装面的投影范围外;和/或,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隔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包覆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和/或,
18.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为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