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智能网关及频段切换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3-30  12


本申请涉及智能网关,尤其涉及一种家庭智能网关及频段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1、双频路由器为一种可以开两个频段网络的路由器,两个频段网络分别为2.4ghz频段和5ghz频段,这两个频段互不干扰,也各有优缺点;2.4ghz频段的网络传输速率较低,但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较大,5ghz频段的网络传输速率较大,但覆盖范围较小。

2、双频路由器具有自身的频段优选机制,根据接收到的wifi信号强度变化等因素自动选择一个频段,并主动引导终端漫游到优选的频段上。一些终端同样具有自身的频段优选机制,终端自己可能会根据信号强度及其他因素来选择一个频段,并请求切换接入。

3、在某一位置上,终端根据自己的频段优选机制请求从2.4g切换接入至5g,在终端接入5g后,双频路由器又根据自己的频段优选机制把终端引导到2.4g,这样就形成了频段乒乓切换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智能网关及频段切换方法,通过在终端wifi初始接入阶段限制不合理的频段切换请求,以避免频段乒乓切换。

2、本申请提供的家庭智能网关,包括:

3、wifi芯片,用于监测接入至家庭智能网关的终端的信号强度及终端发出的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切换请求包括第一切换请求和第二切换请求,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第二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

4、处理器,被配置为:

5、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四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

6、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

7、在第一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时,不响应第一切换请求,其中,第三阈值为是否响应第一切换请求的临界阈值,第三阈值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

8、在第二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不响应第二切换请求,其中,第二阈值为是否响应第二切换请求的临界阈值,第二阈值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

9、本申请提供的家庭智能网关及频段切换方法中,通过wifi芯片监测终端发出请求请求的信号强度,切换请求包括第一切换请求和第二切换请求,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第二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本申请分别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及第四阈值。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四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在第一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时,不响应第一切换请求,在第二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不响应第二切换请求。本申请通过在终端wifi初始接入阶段不响应第一切换请求或第二切换请求,从而避免频段乒乓切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四阈值之间的差值大于各波动值之和,所述各波动值包括第一波动值、第二波动值、第三波动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与所述第四阈值之间的差值设为△rssi,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的差值设为△rss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依次减小。

10.一种家庭智能网关频段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的家庭智能网关及频段切换方法中,通过监测终端发出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切换请求包括第一切换请求和第二切换请求,第一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第二切换请求用于请求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本申请分别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及第四阈值。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四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一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在终端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引导终端从第二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在第一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阈值时,不响应第一切换请求;在第二切换请求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不响应第二切换请求。本申请通过在终端WiFi初始接入阶段不响应切换请求,从而避免频段乒乓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张求洋,朱风华,陈碧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9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