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属于建筑领域用起重机。
背景技术:
1、在建筑领域,一般均采用传统的塔吊,传统的塔吊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大型施工任务,如吊装重型建筑材料、安装大型设备等。其通过固定或行走在地面上的方式,传统塔吊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传统塔吊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利、电力等多个领域,是大型施工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2、但是传统的塔吊也具有如下不足:
3、1、吊装能力有限:
4、由于建筑平面较大,需要布置多个塔吊才能降低吊重来满足小型塔吊的吊装能力,才能降低塔吊的租赁费用。
5、2、灵活性较差:
6、一旦安装完成,传统塔吊的位置就相对固定,难以迅速移动到其他工作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行走式塔吊应用也有限。
7、3、危险性较大:
8、工作半径较大且吊装构件较重时,塔吊头部下挠较大,危险性增加。
9、4、工作效率低下
10、塔吊只有1个小车,每次工作只能吊装一个构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1、特别是对于大型桥梁或者重力储能塔项目(面积较大,高度较高,纯框架结构)来讲,传统的塔吊已经不适应其使用环境,急需设计一款针对超高层框架结构项目或者装配式项目的起重机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本起重机发明能够实现高空水平自由移动,且可以随着楼层的增加,自行爬升,对构件进行原位吊装,减小了工作半径。两侧同时起吊解决了现有塔吊需要配重的问题,也增加了塔吊的工作效率。随着结构施工楼层逐步增加,本起重机只需要自爬升1-2层,解决了塔吊高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主要包括上部结构系统、支撑系统及轨道系统三大部分。
4、上部结构系统:
5、包括起重臂及吊装小车。起重臂由若干标准节组成的空间桁架构成,每个空间桁架均设计有相应的吊装小车,用于吊装和运输建筑材料或设备。
6、空间桁架的具体结构包括一个横跨支撑系统的主桁架,以及在主桁架节点处水平垂直设置的若干支桁架。自爬升系统固定连接在主桁架与支桁架的交界处,确保起重机在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7、吊装小车灵活设置在主桁架与支桁架的端部区域,便于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精确移动货物。
8、上述的吊装小车以及自爬升系统与现有塔吊的一致,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进行具体阐述。
9、支撑系统:
10、由若干个标准节组成的立柱、安装在立柱底部的底柱以及自爬升系统构成。每个立柱对应一套自爬升系统,自爬升系统顶部与起重臂的空间桁架相连,通过液压顶升实现起重机的自动爬升。
11、底柱分别安装在轨道系统上,为整个起重机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
12、进一步的,所述的自爬升系统的数量为3-6组,优选4组。
13、轨道系统:
14、铺设于建筑承重结构上,包括结构梁和结构柱,既保证了轨道系统的稳固性,又便于起重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和调整位置。
15、轨道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承载起重机在爬升和作业过程中的全部重量,并确保起重机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无需配重:采用无配重、两侧同时工作的自平衡设计及工作方式,降低了对地面的压力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8、2、自爬升:可以随着楼层增加,自行爬升。从而在不增加塔吊高度的情况下,可以安装不同的楼层构件。
19、3、灵活便捷:起重机能够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灵活移动和调整位置,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
20、4、高效节能:多小车,多吊钩,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21、5、提升工作性能:降低了工作半径,从而提升了工作能力,降低了塔吊租赁费用。
1.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结构系统、支撑系统及轨道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桁架包括一个横跨支撑系统的主桁架,在每个横跨系统对应的节点处水平垂直主桁架设置若干支桁架,每个横跨系统的自爬升系统固定连接在主桁架与支桁架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小车设置在主桁架与支桁架的端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爬升系统的数量为3-6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爬升系统的数量为4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自平衡移动式自爬升高空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承重结构包括结构梁和结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