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lin2022-07-12  263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乳腺炎即乳痈,包括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历代以清通思想为指导的医家认为,乳痈患者往往呈现出急性病容,脸色绯红,患侧乳房明显增大,伴有红肿热痛,一派阳热之象,这类患者属实实之症,即邪气炽盛,正气尚存,故多用清热解毒、疏肝通乳的方法来治疗,属“寒性疗法”。
3.运用上述清通法治疗乳腺炎的代表药方即为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汤来自《医宗金鉴》,属于经典名方,方药组成如下:瓜蒌仁、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子、连翘、金银花各12g,鹿角霜15g,路路通10g,生甘草、陈皮、青皮、柴胡各6g,随证加减。瓜蒌牛蒡汤以全瓜蒌、柴胡、牛蒡子为主药,具疏肝解郁、清热通乳散结之效;采用青皮与柴胡相配伍,具疏肝理气之效,气行则乳行;采用蒲公英、丝瓜络、路路通行清热通络之效。
4.但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丹参、丁香、肉桂。
8.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3份、丁香1~5份、肉桂1~15份。
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1~1.5份、丁香1~2.5份、肉桂1~7.5份。
10.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丹参1份、丁香1份、肉桂1份。
1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称取配方量丹参、丁香、肉桂;
13.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14.将所述粉剂过筛,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15.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是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16.向所述中药中加入温度为30
°
~50
°
的热水,调成糊状,且所述中药与所述热水的质量份数比为1:0.3~1。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乳房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8.进一步的,所述乳房疾病为乳房炎性肿块。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乳房炎症属于阴证,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并基于抓住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通过肉桂、丁香、丹参三味中药外用,达到散寒气、消痰浊、化瘀血、平炎症的最终治疗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对于拟保护乳腺炎患者寒性包块的治疗,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接受度、方便使用、减少经济压力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
2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23.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等乳房慢性难治性疾患,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西医临床尚无确切、高效的治疗方式。
24.申请人发现,此类疾病肿块初起大多皮色不异,平塌、质硬,无疼痛或有疼痛,无发烧;受外力、情绪、饮食等刺激后,肿块可能突然增大,皮色或红或紫,自觉局部皮温升高,伴刺痛甚至有鸡啄样痛,不及时处理则破溃流脓,然而患者整体并无明显热相,反而喜温热,舌质淡,苔白偏腻,脉沉缓或滑;到疾病中后期,肿块皮色黯淡,质地较硬,溃破日久,不易收敛,重则有瘘管、窦道。由此可见,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属于典型阴证。根据其发病特征、病变过程,细辨其为“标阳本阴”证,本质类似阴疽;而在化脓期,气机郁久化热,蒸酿肉腐凝痰化为脓肿,使红、肿、热、痛等阳证在表显现,“红活光润者,气血拘毒出外”,实为托脓排毒的伴发症状。
25.另外,哺乳期乳腺炎亦属“标阳本阴”证。《景岳全书》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还有民谚:“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说明哺乳期女性气血虚弱,体质本偏虚寒。又《疡科心得集》曰:“乳性清寒,又加凉药,则肿硬者难溃脓,溃脓者难收口矣。”是以哺乳期乳腺炎,气血虚弱而寒痰凝结,乳汁淤积,病灶本质仍属阴寒;淤久发炎化脓,表现出红肿热痛,为标阳在外。
26.本技术发明人继承并突破全生派“内吹乳痈为阴疽”的观点,认为乳痈皆属于阴证,均归于“标阳本阴”的范畴,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属“热性疗法”。
27.温通法是以温阳、通络之功,达到温散、温消、温通的治法。“温”能散寒,寒去则血脉自通;“通”能荡涤瘀乳,使败乳排出,疏表邪以宣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行气滞以消气结,通腑实以泄胃热,均属于“通”的具体运用。温里祛寒、温补阳气以折其有余之邪,补其不足之阳,同时用辛散通达之品温化、温消、温散寒邪所致的病理产物,使阳气通达全身。
28.鉴于此,本技术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丁香、肉桂,且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29.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
30.丁香: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主要功效为:补肾助阳;
31.肉桂: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32.经络学说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又如“乳外属足少阳胆,乳头乃足厥阴肝经所主,乳傍乃手三阴经所起”,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符合乳房病位归经。丹参活血行血,丁香,肉桂温化痰湿,散寒止痛。借助热力,诸药并用,运行乳房,直达病所。正好应对乳房炎性包块“寒性僵块”的表现,切中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使得乳腺炎性包块寒气可散,痰浊可消,瘀血可化,炎症可平,符合温通治法。
33.综上,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偏见,创造性地提出乳房炎症属于阴证,可根据“温通治痈”的理论思想进行辨证和治疗,并基于抓住寒凝痰淤血瘀的病机,通过肉桂、丁香、丹参三位中药外用,达到散寒气、消痰浊、化瘀血、平炎症的最终治疗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清通法治疗乳腺炎,会因过多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会造成乳房结块“欲消不消,欲脓不脓”,从而形成僵块,或转化成慢性或亚急性迁延性乳腺炎的技术问题,对于拟保护乳腺炎患者寒性包块的治疗,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接受度、方便使用、减少经济压力的有益效果。
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实施例一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37.丹参1份;
38.丁香1份;
39.肉桂1份。
40.本实施例中,一种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41.步骤110:称取10g丹参、10g丁香、10g肉桂;
42.步骤1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43.步骤130:将所述粉剂过8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44.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45.步骤s110:向25g由步骤1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10g温度为40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46.步骤s1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6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47.步骤s14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
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5
°
的保温,热敷20分钟(外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增减)。
48.实施例二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50.丹参3份;
51.丁香5份;
52.肉桂15份。
53.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54.步骤210:称取12g丹参、20g丁香、60g肉桂;
55.步骤2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56.步骤230:将所述粉剂过10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57.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58.步骤s210:向60g由步骤2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48g温度为30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59.步骤s2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2.0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60.步骤s2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0
°
的保温,热敷18分钟。
61.实施例三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63.丹参1.5份;
64.丁香2.5份;
65.肉桂7.5份。
66.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67.步骤310:称取6g丹参、10g丁香、30g肉桂;
68.步骤3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69.步骤330:将所述粉剂过8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70.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71.步骤s310:向35g由步骤3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20g温度为45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72.步骤s3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8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73.步骤s3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35
°
的保温,热敷15分钟。
74.实施例四
7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76.丹参1份;
77.丁香1.5份;
78.肉桂1.5份。
79.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80.步骤410:称取10g丹参、15g丁香、15g肉桂;
81.步骤4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82.步骤430:将所述粉剂过10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83.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84.步骤s410:向30g由步骤4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15g温度为45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85.步骤s4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8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86.步骤s4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0
°
的保温,热敷15分钟。
87.实施例五
8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89.丹参1份;
90.丁香2份;
91.肉桂3份。
92.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93.步骤510:称取8g丹参、16g丁香、24g肉桂;
94.步骤5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95.步骤530:将所述粉剂过10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96.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97.步骤s510:向40g由步骤5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18g温度为40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98.步骤s5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8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99.步骤s5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0
°
的保温,热敷18分钟(外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增减)。
100.实施例六
10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102.丹参1份;
103.丁香1.2份;
104.肉桂1.2份。
105.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06.步骤610:称取10g丹参、12g丁香、12g肉桂;
107.步骤6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108.步骤630:将所述粉剂过8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109.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110.步骤s610:向30g由步骤6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20g温度为45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111.步骤s6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7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112.步骤s6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0
°
的保温,热敷15分钟(外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增减)。
113.实施例七
1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构成:
115.丹参1份;
116.丁香1.1份;
117.肉桂1.2份。
118.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温通法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19.步骤710:称取10g丹参、11g丁香、12g肉桂;
120.步骤720:将所述丹参、丁香、肉桂混合后打碎形成粉剂;
121.步骤730:将所述粉剂过80目筛,得到一帖所述中药。
122.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的使用方法如下:
123.步骤s710:向28g由步骤730得到的所述中药中加入12g温度为45
°
的热水,将所述中药调成糊状,即得到外用制剂;
124.步骤s720:在患处铺上一层纱布,并在纱布上涂覆一层1.7cm厚的所述外用制剂;
125.步骤s730:在所述药物上铺上一层纱布减缓水分流失,并辅以红外线理疗灯(产自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是tdp-l7a)提供40
°
的保温,热敷20分钟(外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增减)。
126.临床验证
127.病患1:徐某,女,28岁,初产妇,产后4月余。
128.2021年07月20日首诊:平素双乳乳汁排出欠畅,4天前发现右乳肿块,无红肿热痛,无发烧。经通乳,肿块无明显变化。症见:双乳哺乳期样变,右乳外上可及一约7*5cm肿块,质硬,界欠清,活动欠佳,有压痛。舌红苔薄白,脉弦。b超示:右乳10-11点方向见约1.6*0.7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西医诊断: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诊断:外吹乳痈,证属表阳里阴、寒凝血瘀血。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129.治疗方法:予实施例一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一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30.2021年7月27日二诊:患者自述排乳较前通畅,右乳外上可及一约1*1cm肿块,质中(肿块的柔韧性描述),界欠清,活动欠佳,压痛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b超示:右乳10-11点方向见约0.5*0.30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再次予以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中药7帖,使用方法同前。
131.2021年8月3日三诊:患者自述排乳通畅,双乳未及明显肿块。b超示:哺乳期乳房,未见明显光团,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132.病患2:赵某,女,31岁,初产妇,产后2月余。
133.2009年2月11日首诊:发现右乳红肿热痛结块2周,症见右乳晕周围红肿疼痛,触之可及乳晕周围一肿块,直径约5cm,当时于当地医院就诊,诊为乳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红肿热痛加重,肿块增大,遂至申请人处就诊,查体见右乳头先天性凹陷,乳晕周围可及一梭形皮红区域,大小约10cm
×
4.5cm,触之可及乳晕周围一大小约8*4.5cm肿块,边界欠清,质地偏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乳无殊。查b超提示:右乳晕下方片状低回声占位,炎症考虑。西医诊断: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诊断:外吹乳痈,证属表阳里阴、寒凝血瘀。
134.治疗方法:予实施例七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七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35.2009年2月18日二诊:患者右乳红肿范围缩小,范围约7*4cm,肿块缩小,大小约4.5*1.5cm。再次予实施例七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七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36.2009年3月11日三诊:患者左乳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仅右乳下方乳晕周围留有色素沉着,呈暗红色,肿块缩小至2*1.4cm。
137.病患3:望某,女,33岁,经产妇,产后3月余。
138.2018年8月15日首诊:平素双乳乳汁排出欠畅,3天前发现左乳肿块,无红肿热痛,无发烧。经通乳,肿块无明显变化。症见:双乳哺乳期样变,左乳内上可及一约8*6cm肿块,质硬(肿块的柔韧性描述),界欠清,活动欠佳,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b超示:左乳9~10点方向见约1.52*0.69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西医诊断: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诊断:外吹乳痈,证属表阳里阴、寒凝血瘀。
139.治疗方法:予实施例一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一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40.2018年8月22日二诊:患者自述排乳较前通畅,左乳内上可及一约5*4cm肿块,质中,界欠清,活动欠佳,压痛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b超示:左乳9~10点方向见约1.15*0.65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继续予实施例七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七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41.2018年8月29日三诊:患者自述排乳较前明显通畅,左乳内上可及一约2*1cm肿块。b超示:左乳9~10点方向见约0.8*0.6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继续予实施例七所述中药7帖,并按照实施例一所述使用方法外敷,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
142.2018年9月5日四诊:患者自述排乳通畅,双乳未及明显肿块。b超示:哺乳期乳房,未见明显光团,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143.通过上述病患1、病患2、病患3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可见,外敷所述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乳房炎性肿块的作用。
1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