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无纺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
背景技术:2.现有的无纺布大多采用合成纤维为基材,具有质地轻柔软、透气性好、耐用的特点,但市面上大多无纺布为单层无纺布,且无纺布本身不具备防滑性,若将无纺布铺设在潮湿的地面上时,操作人员误踩在无纺布上很容易滑倒,若操作人员滑到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能够增大无纺布在潮湿地面上的摩擦系数,避免操作人员误踩在无纺布上滑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防滑层、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木纤维面料和第二防滑层,所述第一防滑层、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木纤维面料和第二防滑层自上而下依次堆叠,所述第一无纺布与所述第二无纺布之间热合一体形成,所述第一防滑层包括若干个阵列设置的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第一无纺布一体形成,所述木纤维面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无纺布底面上,所述第二防滑层包括第三无纺布,所述第三无纺布设置在木纤维面料上,所述第三无纺布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网孔,且所述网孔阵列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纤维面料顶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容纳槽,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分别设置有防潮珠,所述防潮珠的直径为 0.5mm-1mm。
7.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的厚度相等,且所述木纤维面料的厚度为所述第二无纺布厚度的两倍。
8.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与所述凸点错位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孔内均设置有木纤维填充块,所述木纤维填充块的厚度为第三无纺布厚的二分之一,每个所述网孔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网膜,所述网膜与所述木纤维填充块一一对应,且所述网膜位于所述木纤维填充块下方。
10.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膜为井字形网膜,且所述网膜的材质为涤纶。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凸点之间的间距为 2mm至5mm,每个所述凸点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滑纹。
12.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纺布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一防滑纹和所述第二防滑纹均为网状防滑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热合一体形相较于单层无纺布具有更高的强度,通过设置的凸点能够增大第一无纺布顶面与鞋底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设置的第三无纺布上开设的网孔能够增大第三无纺布与地面水份接
触面积,以使第三无纺布能够快速吸收地面水封,通过设置的木纤维面料能够吸收第三无纺布的水份,以使底面水份减少增大第三无纺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避免操作人员误踩在无纺布上导致滑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第一防滑层;2、第一无纺布;3、第二无纺布;4、木纤维面料;5、第二防滑层;6、凸点;7、第三无纺布;8、网孔;9、容纳槽;10、防潮珠;11、木纤维填充块;12、网膜。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9.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防滑层1、第一无纺布2、第二无纺布3、木纤维面料4和第二防滑层5,第一防滑层1、第一无纺布2、第二无纺布3、木纤维面料4和第二防滑层5自上而下依次堆叠,第一无纺布2与第二无纺布3之间热合一体形成,第一防滑层1包括若干个阵列设置的凸点6,凸点6与第一无纺布2一体形成,通过设置的凸点6能够增大第一无纺布2顶面与鞋底的摩擦系数,木纤维面料4固定连接在第二无纺布3 底面上,第二防滑层5包括第三无纺布7,第三无纺布7设置在木纤维面料4上,第三无纺布7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网孔8,且网孔8阵列设置,第三无纺布7粘结在木纤维面料4商,且通过在第三无纺布7底面上开设的网孔8能够增大第三无纺布7与地面水份的接触面积,以使第三无纺布7能够快速吸收地面水份,再由木纤维面料4吸收第三无纺布7的水份,以使地面水份减少,增大第三无纺布7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20.木纤维面料4顶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容纳槽9,每个容纳槽9内分别设置有防潮珠10,防潮珠10的直径为0.5mm-1mm,通过设置的容纳槽9能够为防潮珠 10提供容纳场所,通过设置的防潮珠10能够干燥木纤维面料4,当第三无纺布 7受潮后,第三无纺布7的水份被木纤维面料4吸收,再通过防潮珠10干燥木纤维;
21.第一无纺布2的厚度和第二无纺布3的厚度相等,且木纤维面料4的厚度为第二无纺布3厚度的两倍,通过设置的第一无纺布2的厚度和第二无纺布3 的厚度相等,且第一无
纺与第二无纺布3热合一体形成双层无纺布,相较于单层无纺布具有更好的强度,通过设置的木纤维面料4的厚度为第二无纺布3厚度的两倍能够保证木纤维面料4能够吸收更多的水份;
22.网孔8与凸点6错位设置,通过设置的网孔8与凸点6错位设置能够保证当操作人员踩在第一无纺布2表面时,凸点6能够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撑力,保证凸点6与操作人员鞋底有足够的接触;
23.每个网孔8内均设置有木纤维填充块11,木纤维填充块11的厚度为第三无纺布7厚的二分之一,每个网孔8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网膜12,网膜12与木纤维填充块11一一对应,且网膜12位于木纤维填充块11下方,网膜12为井字形网膜12,且网膜12的材质为涤纶,设置的网膜12为涤纶具有较好的保形性,能够为木纤维填充块11提供较好的支撑,通过设置的木纤维填充块11能够吸收第三无纺布7上部分水份,通过设置的网膜12为井字形网膜12能够为木纤维填充块11提供支撑,且保证水份能够被木纤维填充块11吸收;
24.每相邻的两个凸点6之间的间距为2mm至5mm,每个凸点6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滑纹,通过设置的每相邻的两个凸点6之间的间距为2mm至5mm能够保证操作人员鞋底与凸点6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增大第一无纺布2顶面与操作人员鞋底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纹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无纺布2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第三无纺布7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第一防滑纹和第二防滑纹均为网状防滑纹,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滑纹能够增大第三无纺布7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滑纹包括竖条状防滑纹和网状防滑纹,但网状防滑纹的防滑效果相比于竖条状防滑纹的防滑效果更好,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滑纹和第二防滑纹选用网状防滑纹,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纹能够增大凸点6与操作人员鞋底之间的摩擦力。
2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滑层(1)、第一无纺布(2)、第二无纺布(3)、木纤维面料(4)和第二防滑层(5),所述第一防滑层(1)、第一无纺布(2)、第二无纺布(3)、木纤维面料(4)和第二防滑层(5)自上而下依次堆叠,所述第一无纺布(2)与所述第二无纺布(3)之间热合一体形成,所述第一防滑层(1)包括若干个阵列设置的凸点(6),所述凸点(6)与所述第一无纺布(2)一体形成,所述木纤维面料(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无纺布(3)底面上,所述第二防滑层(5)包括第三无纺布(7),所述第三无纺布(7)设置在木纤维面料(4)上,所述第三无纺布(7)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网孔(8),且所述网孔(8)阵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纤维面料(4)顶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容纳槽(9),每个所述容纳槽(9)内分别设置有防潮珠(10),所述防潮珠(10)的直径为0.5mm-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2)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无纺布(3)的厚度相等,且所述木纤维面料(4)的厚度为所述第二无纺布(3)厚度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8)与所述凸点(6)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孔(8)内均设置有木纤维填充块(11),所述木纤维填充块(11)的厚度为第三无纺布(7)厚的二分之一,每个所述网孔(8)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网膜(12),所述网膜(12)与所述木纤维填充块(11)一一对应,且所述网膜(12)位于所述木纤维填充块(11)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膜(12)为井字形网膜(12),且所述网膜(12)的材质为涤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凸点(6)之间的间距为2mm至5mm,每个所述凸点(6)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防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无纺布(7)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一防滑纹和所述第二防滑纹均为网状防滑纹。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滑复合无纺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防滑层、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木纤维面料和第二防滑层,通过设置的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热合一体形相较于单层无纺布具有更高的强度,通过设置的凸点能够增大第一无纺布顶面与鞋底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设置的第三无纺布上开设的网孔能够增大第三无纺布与地面水份接触面积,以使第三无纺布能够快速吸收地面水封,通过设置的木纤维面料能够吸收第三无纺布的水份,以使底面水份减少增大第三无纺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避免操作人员误踩在无纺布上导致滑到。无纺布上导致滑到。无纺布上导致滑到。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亮 洪常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兴农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