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结构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背景技术:2.对于人行天桥,由于结构体系偏柔,处于行人行走的动力激励下,且自振频率一般也与行人行走的步频接近,约为2-3hz,因此也容易产生竖向共振,引起行人的不适。为了控制桥梁在风荷载或者行人荷载下的振动,传统的技术手段是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tmd一般由弹簧元件、阻尼元件和质量元件三部分组成,根据质量元件的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向tmd和竖向tmd,其中竖向tmd主要用于控制大跨度桥梁的涡激振动和抖振、工业厂房的楼板振动以及人行桥的人致振动。
3.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主要由质量块,调谐频率的弹性元件,耗散结构振动能量的阻尼元件三大组件构成。小型tmd的阻尼构件一般采用橡胶,大型tmd则采用附加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等,但利用粘滞阻尼器实现精确的阻尼调整有一定的难度,且液压粘滞阻尼器存在漏油的隐患,不易养护,后期难以调节,增加后期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阻尼放大特性的竖向非线性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有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悬臂梁结构,所述悬臂梁结构包括有相对着的两个支柱和两端分别嵌固于所述两个支柱中的若干根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穿设有质量块和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左右两侧的两块磁体,且所述质量块到两边支柱的距离相等。所述支柱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两块铜板。
7.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上设置有限位框,通过所述限位框将铜板固定在所述支柱上。
8.优选地,所述限位框的厚度略大于所述铜板的厚度。
9.优选地,所述限位框的框内侧壁上、贴近所述支柱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铜板的外缘相贴合的凹槽,所述铜板放置于所述凹槽内,从而将所述铜板限位。
10.进一步地,所述磁体通过设置于所述质量块上下的两块限位板固定在所述质量块上。
11.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弯折形成卡口,所述卡口的内侧与所述磁体的外侧紧贴,从而将所述磁体限位。
12.进一步地,所述质量块由若干个质量片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质量片之间通过扣件连接的方式紧密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质量片的数量为三个。
14.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结构的若干根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三根。
15.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将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柱上而将所述铜板设置于所述质量块两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质量块竖向振动,可实现铜板与磁体间的相对运动,实现阻尼耗能,从而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且减振效果明显;
18.(2)通过改变梁的刚度和质量块的大小可以调整该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频率,通过调整铜板和磁体之间的气隙宽度、磁体的厚度、以及导体材料可以提高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阻尼特性;
19.(3)不存在漏油等状况,易于维护且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20.附图仅用于展示具体实施案例,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所给出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视图。
23.图中:
24.1-底座、2-悬臂梁结构、3-铜板、4-质量块、5-磁体;
25.21-支柱、22-横梁;31-限位框、32-凹槽;51-限位板、52-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方式可以按照设计、加工或施工要求选用焊接、螺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转换装置间接连接。这里给出的固定方式仅作为示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固定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悬臂梁结构2,所述悬臂梁结构2包括有相对着的两个支柱21和两端分别嵌固于所述两个支柱21中的若干根横梁22。所述横梁22的中部穿设有质量块4和固定于所述质量块4左右两侧的两块磁体5,且所述质量块4到两边支柱21的距离相等。所述支柱21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磁体5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两块铜板3。
3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板3设置于支柱21上而所述的磁体5设置于所述质量块4两侧,是为了使所述铜板3在结构件发生振动时做切割磁感线运
动,为了这个目的,将所述磁体5设置于所述支柱21上而将所述铜板3设置于所述质量块4两侧,同样可以使两者产生相对位移而实现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涡流阻尼的目的,因此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进一步地,所述支柱21上设置有限位框31,通过所述限位框31将铜板3固定在所述支柱21上。
32.优选地,所述限位框31的厚度略大于所述铜板3的厚度,所述限位框31的框内侧壁上、贴近所述支柱21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铜板3的外缘相贴合的凹槽32,所述铜板3放置于所述凹槽32内,从而将所述铜板3限位。
33.进一步地,所述磁体5通过设置于所述质量块4上下的两块限位板51固定在所述质量块4上。
34.优选地,所述限位板51的左右两侧向上弯折形成卡口52,所述卡口52的内侧与所述磁体5的外侧紧贴,从而将所述磁体5限位。
35.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结构2和所述质量块4采用不导磁材料,以防干扰磁场。
36.进一步地,所述质量块4由若干个质量片41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质量片41之间通过扣件连接的方式紧密连接。
37.优选地,所述质量片41的数量为三个。
38.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结构2的若干根横梁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数量优选为三根。
39.在本实施例中,当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相连的结构件发生振动时,所述支柱21将振动传递给横梁22,进而传递给质量块4,由于所述横梁22的两端和中部的弯矩分布不同,导致所述质量块4两侧的磁体5和所述支柱21上的铜板3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所述铜板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形成电涡流实现耗能效果,从而使振动的幅度下降。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悬臂梁结构(2),所述悬臂梁结构(2)包括有相对着的两个支柱(21)和两端分别嵌固于所述两个支柱(21)中的若干根横梁(22);所述横梁(22)的中部穿设有质量块(4)和固定于所述质量块(4)左右两侧的两块磁体(5),且所述质量块(4)到两边支柱(21)的距离相等;所述支柱(21)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磁体(5)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两块铜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1)上设置有限位框(31),通过所述限位框(31)将铜板(3)固定在所述支柱(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31)的厚度略大于所述铜板(3)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31)的框内侧壁上、贴近所述支柱(21)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铜板(3)的外缘相贴合的凹槽(32),所述铜板(3)放置于所述凹槽(32)内,从而将所述铜板(3)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5)通过设置于所述质量块(4)上下的两块限位板(51)固定在所述质量块(4)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1)的左右两侧向上弯折形成卡口(52),所述卡口(52)的内侧与所述磁体(5)的外侧紧贴,从而将所述磁体(5)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4)由若干个质量片(41)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质量片(41)之间通过扣件连接的方式紧密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片(41)的数量为三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结构(2)的若干根横梁(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梁(22)的数量为三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磁体(5)设置于所述支柱(21)上而将所述铜板(3)设置于所述质量块(4)两侧。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有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悬臂梁结构,悬臂梁结构包括有相对着的两个支柱和两端分别嵌固于两个支柱中的若干根横梁。横梁的中部穿设有质量块和固定于质量块左右两侧的两块磁体,且质量块到两边支柱的距离相等。支柱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两块铜板。在本实用新型中,质量块的竖向振动带动铜板与磁体间的相对运动,实现阻尼耗能,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通过改变梁的刚度和质量块的大小可以调整该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频率;通过调整铜板和磁体之间的气隙宽度、磁体的厚度、以及导体材料可以提高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阻尼特性;不存在漏油等状况,易于维护且耐久性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郁汀 张全伍 施竹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路博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