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龙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0-13  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绞龙。


背景技术:

2.绞龙是螺旋输送机的俗称,采用旋转的绞刀将落入壳体的物料向前慢慢向前推移,把物料由出料口均匀的卸出,适用于干燥的粉状物料,授权公告号为cn205718409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水绞龙,通过在绞龙的盖板上设置筛孔以及在运料槽底部设置排水口来排出绞龙中的水分,有利于后续加工工艺的进行,也延长了绞龙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改进绞龙叶片的结构,减化了更换绞龙叶片的步骤,节约了成本,也进一步延长了绞龙的使用寿命,为在进料口筛分物料,有些绞龙在投料口设置过滤结构,但现有的绞龙仍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绞龙过滤结构易被物料堵塞,应该物料的筛选,安装结构不稳定,不方便工作人员的拆装维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绞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龙,具有避免过滤结构被堵塞,安装结构稳定,且方便拆装维修盖,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投料情况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绞龙,包括:
6.输送壳,所述输送壳的右端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输送壳的外侧面固定有定位块;
7.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输送壳的前侧,所述驱动机构的后端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右侧面固定有螺旋杆,所述转辊的外端连接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的顶端连接有横辊,所述横辊的右侧设置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下表面固定有清理刷;
8.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体式连接在输送壳的顶端,所述进料管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可视窗,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
9.维修盖,所述维修盖安装在输送壳的顶端,所述维修盖的前侧面焊接有定位杆,所述维修盖位于进料管的右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过滤结构被堵塞,安装结构稳定,且方便拆装维修盖,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投料情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进料管的竖直中心线与清理杆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料管的竖直中心线与清理杆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使得清理杆安装在进料管的中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辊贯穿于输送壳的左端,所述横辊的右端和清理杆的顶端均连接有锥形齿轮,且横辊右端的锥形齿轮与清理杆顶端的锥形齿轮啮合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横辊右端的锥形齿轮与清理杆顶端的锥形齿轮啮合
连接,横辊带动清理杆旋转。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与清理刷的下表面相贴合,且过滤板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板的上表面与清理刷的下表面相贴合,利用清理刷清理过滤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杆通过螺钉与定位块固定连接,且定位杆关于维修盖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杆通过螺钉与定位块固定连接,提高安装结构稳定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辊、清理刷和过滤板,投料过程中,利用过滤板过滤物料,转辊的旋转带动清理刷在过滤板上旋转,避免过滤板被堵塞;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壳、维修盖和定位杆,维修盖卡在输送壳的顶端之后,维修盖上的定位杆插入轴承座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轴承座与定位杆,提高维修盖安装的稳定性,且方便拆装维修盖;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管和可视窗,进料管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可视窗,通过可视窗观察,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投料情况。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维修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与转辊连接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输送壳;2、轴承座;3、定位块;4、驱动机构;5、转辊;6、连动机构;7、横辊;8、锥形齿轮;9、清理杆;10、清理刷;11、进料管;12、可视窗;13、过滤板;14、螺旋杆;15、维修盖;16、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绞龙,包括输送壳1、轴承座2、定位块3、驱动机构4、转辊5、连动机构6、横辊7、锥形齿轮8、清理杆9、清理刷10、进料管11、可视窗12、过滤板13、螺旋杆14、维修盖15和定位杆16,如图1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4的输出轴与转辊5固定连接,打开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带动转辊5旋转,从而与转辊5连接的螺旋
杆14在输送壳1的内部旋转,螺旋杆14的右端与轴承座2连接,使得螺旋杆14稳定转动;
32.转辊5外端的连动机构6转动,连动机构6由齿轮和链条组成,连动机构6内部底端的齿轮与转辊5固定连接,连动机构6内部顶端的齿轮与横辊7固定连接,横辊7通过旋转密封圈与进料管11相连接,由于横辊7右端的锥形齿轮8与清理杆9顶端的锥形齿轮8啮合连接,横辊7的旋转带动清理杆9和清理刷10旋转,清理刷10的下表面与过滤板13的上表面贴合,清理刷10底端的毛刷结构在过滤板13上旋转,横辊7的右端转动安装在矩形壳内,且清理刷10的顶端安装在矩形壳内,如图3所示,该矩形壳通过支杆固定在进料管11的中部,利用该矩形壳安装横辊7、锥形齿轮8和清理杆9;
33.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壳1的顶端连接有纵截面呈梯形结构的进料管11,物料通过进料管11进入输送壳1的内部,在向输送壳1的内部投料时,物料穿过图3中的过滤板13,经过过滤板13的过滤之后,物料流向输送壳1内部的输送空间,通过清理刷10的旋转清理过滤板13,避免过滤板13被堵塞;
34.进料管1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可视窗12,通过可视窗12观察投料情况,当需要处理输送壳1的内部时,取下图2中用于连接定位杆16和定位块3的螺钉,然后向上提起维修盖15,使得维修盖15外端的密封圈离开输送壳1,从而露出输送壳1内部,便于处理输送壳1。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绞龙,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壳(1),所述输送壳(1)的右端安装有轴承座(2),所述输送壳(1)的外侧面固定有定位块(3);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位于输送壳(1)的前侧,所述驱动机构(4)的后端连接有转辊(5),所述转辊(5)的右侧面固定有螺旋杆(14),所述转辊(5)的外端连接有连动机构(6),所述连动机构(6)的顶端连接有横辊(7),所述横辊(7)的右侧设置有清理杆(9),所述清理杆(9)的下表面固定有清理刷(10);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一体式连接在输送壳(1)的顶端,所述进料管(11)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可视窗(12),所述进料管(1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13);维修盖(15),所述维修盖(15)安装在输送壳(1)的顶端,所述维修盖(15)的前侧面焊接有定位杆(16),所述维修盖(15)位于进料管(11)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1)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且进料管(11)的竖直中心线与清理杆(9)的竖直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辊(7)贯穿于输送壳(1)的左端,所述横辊(7)的右端和清理杆(9)的顶端均连接有锥形齿轮(8),且横辊(7)右端的锥形齿轮(8)与清理杆(9)顶端的锥形齿轮(8)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3)的上表面与清理刷(10)的下表面相贴合,且过滤板(13)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6)通过螺钉与定位块(3)固定连接,且定位杆(16)关于维修盖(1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龙,包括:输送壳,所述输送壳的右端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输送壳的外侧面固定有定位块;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输送壳的前侧,所述驱动机构的后端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右侧面固定有螺旋杆,所述转辊的外端连接有连动机构,所述清理杆的下表面固定有清理刷;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体式连接在输送壳的顶端,所述进料管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可视窗,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维修盖,所述维修盖安装在输送壳的顶端,所述维修盖的前侧面焊接有定位杆,所述维修盖位于进料管的右侧。该绞龙,避免过滤结构被堵塞,安装结构稳定,且方便拆装维修盖,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投料情况。了解投料情况。了解投料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史新悦 高科 杨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九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9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