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0-04  41



1.本公开涉及空调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


背景技术:

2.驻车空调作为常见的汽车内部器件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汽车内部温度的作用。驻车空调冷凝模块是构成驻车空调的结构之一,主要用于驱动气流并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散热降温。
3.相关技术中,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包括底壳、冷凝器与冷凝吸风罩,其中冷凝吸风罩包括罩壳与风机,风机固定连接在罩壳内。冷凝吸风罩覆盖冷凝器之后,冷凝吸风罩再与底壳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底壳与冷凝器之间、底壳与冷凝吸风罩之间,环向上均需要通过大量的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导致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可以简化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过程,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所述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包括底壳、冷凝器、冷凝吸风罩与n个连接件,n为1或2,
6.所述底壳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与支撑板,所述弧形板具有至少两个条形插槽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一一对应的限位卡盒,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沿所述弧形板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条形插槽具有与所述弧形板相同的轴线,每个所述条形插槽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对,每个所述限位卡盒分布在所述限位卡盒对应的所述条形插槽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条形插槽间隔的多个第一进风口,
7.所述冷凝吸风罩具有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一一对应的插头,每个所述插头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条形插槽内且与一个所述限位卡盒相抵,
8.所述n个连接件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撑板,每个所述连接件均连接所述冷凝吸风罩、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支撑板。
9.可选地,所述弧形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弧形板具有沿弧形板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进风口,且所述多个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之间。
10.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沿所述弧形板的轴向等距离间隔分布。
11.可选地,所述冷凝吸风罩具有n个与所述n个连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件均依次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具有n个与所述n个连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一支撑凸台,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均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抵,每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位于n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与n个所述条形插槽之间。
13.可选地,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的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凸台相抵,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
14.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凸台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的最短连线的坡度为8
°
~12
°

15.可选地,所述驻车空调冷凝模块还包括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n个连接件间隔。
16.可选地,所述底壳还包括支撑筋板,所述支撑筋板分布在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支撑板上。
17.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若所述连接件的个数为2,两个所述连接件共面且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弧形板的轴线。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9.驻车空调冷凝模块中,底壳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与支撑板,弧形板具有沿弧形板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条形插槽具有与弧形板相同的轴线的至少两个条形插槽,条形插槽可以提供定位与滑动的空间。每个条形插槽的一端与支撑板相对,每个限位卡盒分布在限位卡盒对应的条形插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限位卡盒可以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板上的第一进风口则可以保证空气的稳定进入并实现对冷凝器的降温。在冷凝吸风罩上设置与条形插槽对应的插头,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插头先插入条形插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冷凝吸风罩远离插头的一侧有较大的空间可容纳底壳与冷凝吸风罩之间的冷凝器,使插头向条形插槽的另一端滑动,冷凝吸风罩会下压,插头滑动至与限位卡盒相抵时,冷凝吸风罩可以将冷凝器压紧在冷凝吸风罩与支撑板之间,插头与限位卡盒已经起到一定的限位与固定作用,因此再通过1到2个连接件连接冷凝吸风罩、冷凝器与支撑板,即可实现冷凝吸风罩、冷凝器与底壳之间的稳定连接。整体的操作简单且不需要过多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可以简化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过程,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分解图;
2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冷凝吸风罩的剖视图;
2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2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底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6.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分解图,参考图1可知,本公开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包括底壳1、冷凝器2、冷凝吸风罩3与n个连接件4,n为1或2。
27.底壳1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11与支撑板12,弧形板11具有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以及与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一一对应的限位卡盒112,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沿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条形插槽111具有与弧形板11相同的轴线,每个条形插槽111的一端与支撑板12相对,每个限位卡盒112分布在限位卡盒112对应的条形插槽1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支撑板12具有与条形插槽111间隔的多个第一进风口121。
28.冷凝吸风罩3具有与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一一对应的插头31,每个插头31位于对应的一个条形插槽111内且与一个限位卡盒112相抵。n个连接件4间隔分布在支撑板12,每个连接件4均连接冷凝吸风罩3、冷凝器2与支撑板12。
29.驻车空调冷凝模块中,底壳1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11与支撑板12,弧形板11具有沿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条形插槽111具有与弧形板11相同的轴线的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条形插槽111可以提供定位与滑动的空间。每个条形插槽111的一端与支撑板12相对,每个限位卡盒112分布在限位卡盒112对应的条形插槽1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限位卡盒112可以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板12上的第一进风口121则可以保证空气的稳定进入并实现对冷凝器2的降温。在冷凝吸风罩3上设置与条形插槽111对应的插头31,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插头31先插入条形插槽111靠近支撑板12的一端,冷凝吸风罩3远离插头31的一侧有较大的空间可容纳底壳1与冷凝吸风罩3之间的冷凝器2,使插头31向条形插槽111的另一端滑动,冷凝吸风罩3会下压,插头31滑动至与限位卡盒112相抵时,冷凝吸风罩3可以将冷凝器2压紧在冷凝吸风罩3与支撑板12之间,插头31与限位卡盒112已经起到一定的限位与固定作用,因此再通过1到2个连接件4连接冷凝吸风罩3、冷凝器2与支撑板12,即可实现冷凝吸风罩3、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稳定连接。整体的操作简单且不需要过多的连接件4进行连接,可以简化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过程,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
30.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11为某一圆柱筒周向等角度分裂之后得到的结构,弧形板11的轴线为该圆柱筒的轴线。每个条形插槽111具有与弧形板11相同的轴线,是指每个条形插槽111被垂直于弧形板11的轴线的平面所截取的图形均为弧线,且这一弧线的圆心均在弧形板11的轴线上。支撑板12则平行于弧形板11的轴线,且支撑板12的一个侧壁与弧形板11的一个侧壁贴合相连,限位卡盒112为朝向条形插槽111的一面具有限位缺口1121的盒状结构,插头31的一部分可容纳在限位缺口1121内起到定位作用。
31.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现方式中,冷凝器2呈板状,冷凝器2上需要增加冷凝材料进口21与冷凝材料出口22,冷凝材料进口21与冷凝材料出口22的一部分需要伸出冷凝吸风罩3。图1中显示了冷凝材料进口21与冷凝材料出口22。
32.示例性地,弧形板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弧形板11上可设置沿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进风口113,且第二进风口113位于第一进风口121与条形插槽111之间。
33.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11对应的圆心角为弧形板11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
34.弧形板11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冷凝吸风罩3的插头31在条形插槽111的滑动范围较大,且不会出现冷凝吸风罩3翻转的情况,可以保证冷凝吸风罩3的稳定安装。第二进风口
113可以增大进风空间。
35.可选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沿弧形板11的轴向等距离间隔分布。可以保证冷凝吸风罩3沿条形插槽111的稳定移动,弧形板11本身的强度也较好。
36.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板12上的多个第一进风口121可沿弧形板11的轴向并排分布在支撑板12上。便于均匀进风与出风。
37.可选地,冷凝吸风罩3具有n个与n个连接件4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板32,每个连接件4均依次连接一个第一连接板32与支撑板12。
38.通过第一连接板32与连接件4的配合,可以实现冷凝吸风罩3、冷凝器2与支撑板12之间的良好连接,冷凝吸风罩3将冷凝器2压在底壳1上。
39.示例性地,支撑板12具有n个与n个连接件4一一对应的第一支撑凸台122,每个第一支撑凸台122均与一个第一连接板32相抵,每个第一进风口121均位于n个第一支撑凸台122与n个条形插槽111之间。
40.第一支撑凸台122可以提高冷凝器2与冷凝吸风罩3在远离第一进风口121而靠近第一支撑凸台122的一侧的高度,使得夹在冷凝吸风罩3与底壳1之间的冷凝器2,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距离在靠近第一进风口121一侧较小,在靠近第一支撑凸台122的一侧的空间较大。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21进入之后更容易进入空间较大的未设置第一进风口121的第一支撑凸台122一侧,气流可以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冷凝吸风罩3内并被冷凝吸风罩3中的风机均匀抽取,可以对冷凝器2均匀降温并均匀抽取气流。
41.示例性地,冷凝器2可具有第二连接板23,支撑板12具有与第二连接板23对应的第二支撑凸台123,第二连接板23与第二支撑凸台123相抵,第二支撑凸台123位于第一支撑凸台122与第一进风口121之间。可以便于冷凝器2的夹紧,且为冷凝器提供一定的倾斜角度。
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风口121仅设置在支撑板12靠近弧形板11的一侧的同时,结合以上结构,可以保证底壳1的使用强度的同时保证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均匀进出风。
43.可选地,驻车空调冷凝模块还包括连接卡扣5,连接卡扣5连接冷凝器2与支撑板12,且连接卡扣5与n个连接件4间隔。
44.连接卡扣5的增加,可以便于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快速定位,提高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连接效率,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位置定位之后,冷凝吸风罩3的插头31再插入条形插槽111内并下压已定位的冷凝器2,最后直接进行与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以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
45.在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可包括两个连接卡扣5,两个连接卡扣5沿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可以保证冷凝器2与底壳1之间的有效的快速定位。
46.示例性地,每个连接卡扣5均包括夹紧件51与l型插入板52,夹紧件51与支撑板12相连,且夹紧件51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口121之间,夹紧件51的侧壁具有夹紧缺口511,l型插入板52连接在冷凝器2上且与支撑板12间隔,l型插入板52的一部分被配置为插入或抽出夹紧缺口511。
47.l型插入板52与夹紧缺口511的配合,可以对冷凝器2起到快速定位作用,l型插入板52插入夹紧缺口511之后,在垂直于支撑板12的板面的方向上对冷凝器2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可以避免冷凝器2在垂直于支撑板12板面的的方向上移动。两个连接卡扣5沿弧形板
11的轴向间隔分布,在可以在平行于弧形板11的轴向的方向上对冷凝器2起到限位作用,快速有效地定位冷凝器2。
4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冷凝吸风罩的剖视图,参考图2可知,冷凝器2靠近第一支撑凸台122的一侧与底壳1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凝器2靠近第一进风口121的一侧与底壳1之间的距离。
49.可选地,第二支撑凸台123的最高点与第一进风口121之间的最短连线的坡度为8
°
~12
°

50.第一支撑凸台122的最高点与第一进风口121之间的最短连线的坡度在以上范围内,均匀出风的效果最好,且驻车空调冷凝模块所需占用的体积也不会过大。
51.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虚线为代指坡度的虚线。图2中可见冷凝吸风罩3所包括的罩壳33与风机34,风机34与罩壳33固定连接,且风机34位于冷凝器2与罩壳3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插头31与第一连接板32均为设置在罩壳33上的结构。
52.在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底壳1可为塑料一体成型底壳1。图1中底壳1远离冷凝器2的表面的矩形线及类椭圆形线,为塑料一体成型底壳1中第一支撑凸台122制备得到之后自然形成的缩口。
5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另一视角分解图,参考图3可知,底壳1还包括支撑筋板13,支撑筋板13分布在弧形板11与支撑板12上。
54.支撑筋板13可以提高底壳1的使用强度,保证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稳定使用。
55.可选地,支撑筋板13在支撑板12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网状。可以进一步加强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稳定使用。
5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底壳的剖视图,图4中可见连接件4穿插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2及第一支撑凸台122中,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凸台123相抵。
57.可选地,连接件4为螺栓,若连接件4的个数为2,两个连接件4共面且两个连接件4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弧形板11的轴线。
58.两个连接件4共面且两个连接件4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弧形板11的轴线,可以实现冷凝吸风罩3、冷凝器2与之第一支撑凸台122之间的稳定连接,且操作也较为简单。
59.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连接件4也可为螺钉、螺栓或者螺柱等其他结构,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包括底壳(1)、冷凝器(2)、冷凝吸风罩(3)与n个连接件(4),n为1或2,所述底壳(1)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11)与支撑板(12),所述弧形板(11)具有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一一对应的限位卡盒(112),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沿所述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条形插槽(111)具有与所述弧形板(11)相同的轴线,每个所述条形插槽(11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2)相对,每个所述限位卡盒(112)分布在所述限位卡盒(112)对应的所述条形插槽(111)远离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2)具有与所述条形插槽(111)间隔的多个第一进风口(121),所述冷凝吸风罩(3)具有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一一对应的插头(31),每个所述插头(31)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条形插槽(111)内且与一个所述限位卡盒(112)相抵,所述n个连接件(4)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撑板(12),每个所述连接件(4)均连接所述冷凝吸风罩(3)、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支撑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弧形板(11)具有沿弧形板(11)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进风口(113),且所述多个第二进风口(113)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进风口(121)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条形插槽(111)沿所述弧形板(11)的轴向等距离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吸风罩(3)具有n个与所述n个连接件(4)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板(32),每个所述连接件(4)均依次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所述支撑板(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具有n个与所述n个连接件(4)一一对应的第一支撑凸台(122),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22)均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相抵,每个所述第一进风口(121)均位于n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22)与n个所述条形插槽(11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具有第二连接板(23),所述支撑板(12)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对应的第二支撑凸台(123),所述第二连接板(23)与第二支撑凸台(123)相抵,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22)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23)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之间的最短连线的坡度为8
°
~12
°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冷凝模块还包括连接卡扣(5),所述连接卡扣(5)连接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支撑板(12),且所述连接卡扣(5)与所述n个连接件(4)间隔。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还包括支撑筋板(13),所述支撑筋板(13)分布在所述弧形板(11)与所述支撑板(12)上。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螺栓,若所述连接件(4)的个数为2,两个所述连接件(4)共面且两个所述连接件(4)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弧形板(11)的轴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驻车空调冷凝模块,属于空调零部件技术领域。驻车空调冷凝模块中,底壳包括侧壁相接的弧形板与支撑板,弧形板具有沿弧形板的轴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条形插槽具有与弧形板相同的轴线的至少两个条形插槽,每个条形插槽的一端与支撑板相对,每个限位卡盒分布在限位卡盒对应的条形插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冷凝吸风罩上设置与条形插槽对应的插头,插头、条形插槽与限位卡盒配合起到一定的限位与固定作用,再通过1到2个连接件连接冷凝吸风罩、冷凝器与支撑板,实现冷凝吸风罩、冷凝器与底壳之间的稳定连接。简化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过程,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提高驻车空调冷凝模块的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平 云利侠 王道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7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