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结构及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7-27  2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及包括其的窗户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门窗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安装门窗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人们对舒适性、美观性也呈现出更高的追求。
3.现有门窗的安装按照最新的标准统一安装附框,附框为矩形方通,安装完成后的窗均垂直于地面,如遇到倾斜安装的情况,大多数安装形式找些垫块在窗下垫起一定的角度,从而来实现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倾斜安装窗户时,需要采用垫块使其角度倾斜,由于垫块的支撑强度分布不均,导致窗户倾斜安装后稳定性较低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保证窗户倾斜安装时具有均匀可靠稳定的支撑,并且提高窗户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包括:第一促斜梁,包括用于与附框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水平壁,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窗框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倾斜壁;第二促斜梁,包括用于与附框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水平壁,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窗框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倾斜壁;其中,当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装入窗框与附框之间时,第一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相平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安装窗户时,采用此促斜组件来使窗户角度倾斜,将促斜框安装在窗框与附框之间,该促斜组件具有均匀可靠稳定的支撑,使倾斜的窗户(主要是窗框和玻璃)安装后更稳定,不会因为垫块的挤压变形使窗户的倾斜角度改变,有效的增加了窗户的使用寿命,第一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相平行,保证了玻璃能在安装在窗框上。
9.优选的,第一倾斜壁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同时第二倾斜壁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此促斜组件安装窗户后,窗户的倾斜安装可以调整并控制透过窗光的折射和透射路线,提高窗户的节能性能和遮阳性能。此外,倾斜安装还调整并控制声音的传播和折射路径,对窗户的隔声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倾斜安装有利于减少尘土的堆积,降低用户对窗户实施的清洁负担。
11.优选的,第一促斜梁在第一倾斜壁的室外边缘处设有第一防脱卡槽,第二促斜梁在第二倾斜壁的室外边缘处上设有第二防脱卡槽,第一防脱卡槽能接收设在窗框的顶梁的
第一卡挡凸起,第二防脱卡槽能接收设在窗框的底梁的第二卡挡凸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挡凸起与防脱卡槽的配合有助于阻止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脱离窗框。
13.优选的,第一促斜梁包括连接第一水平壁和第一倾斜壁的第一室内侧壁,第二促斜梁包括连接第二水平壁和第二倾斜壁的第二室内侧壁,当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装入窗框与附框之间时,第一室内侧壁与第二室内侧壁彼此共面,并与窗框的室内侧面相平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室内侧壁与第二室内侧壁能为对应促斜梁的水平壁和倾斜壁提供必要的支撑,且彼此共面的二者还能够使窗户安装到位,提供窗户安装后的美观性和密封性。
15.优选的,第一促斜梁包括连接第一水平壁和第一倾斜壁的第一室外侧壁,第二促斜梁包括连接第二水平壁和第二倾斜壁的第二室外侧壁,当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装入窗框与附框之间时,第一室外侧壁与第二室外侧壁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室外侧壁和第二室外侧壁也能为对应促斜梁的水平壁和倾斜壁提供必要的支撑,且竖向布置的第一室外侧壁和第二室外侧壁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由此提高促斜组件的支撑强度,保证窗户在倾斜安装后的安全性。
17.优选的,第一促斜梁包括设在第一室内侧壁和第一室外侧壁之间且连接第一水平壁和第一倾斜壁的第一支撑肋,第二促斜梁包括设在第二室内侧壁和第二室外侧壁之间且连接第二水平壁和第二倾斜壁的第二支撑肋,当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装入窗框与附框之间时,其中第一支撑肋与第二支撑肋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增设的支撑肋可以进一步增加促斜梁的机械强度,提高了窗户在倾斜安装后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9.优选的,第一支撑肋到第一室外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肋到第一室内侧壁的距离,第二支撑肋到第二室外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肋到第二室内侧壁的距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玻璃是窗户中质量最重的部件,其在窗框内的位置更靠近室内,所以将支撑肋设置更靠近于玻璃的位置,这可以降低促斜梁发生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21.优选的,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由铝合金或塑钢材料制成。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促斜组件更加的耐磨、结实且不易变形,可以大幅提高促斜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倾斜安装的窗户的稳定性。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窗户结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窗户结构,包括窗框、附框及如上述内容中的任意一种促斜组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户结构因具有了促斜框,在保证窗户能够倾斜安装的同时,可以借助促斜组件提高窗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即有效地降低了因垫块的挤压变形而导致窗户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或者导致窗户上的玻璃从窗框上脱落而破裂的风险。
26.优选的,窗户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窗框、附框和促斜组件的螺钉。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钉将窗框、附框和促斜组件固定,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促斜组件的设置,使倾斜的窗户安装后更稳定,有效的增加了窗户的使用寿命;
30.2.通过防脱卡槽的设置,有效阻止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脱离窗框,从而降低装配难度;
31.3.通过支撑肋的设置,增加了促斜梁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倾斜安装后的窗户的安全性,并且提高了窗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4.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促斜梁;11、第一水平壁;12、第一倾斜壁;13、第一防脱卡槽;14、第一室内侧壁;15、第一室外侧壁;16、第一支撑肋;2、第二促斜梁;21、第二水平壁;22、第二倾斜壁;23、第二防脱卡槽;24、第二室内侧壁;25、第二室外侧壁;26、第二支撑肋;3、附框4、窗框;41、第一卡挡凸起;42、第二卡挡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参照图1,该促斜组件包括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第一促斜梁1包括用于与附框3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水平壁11,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与窗框4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倾斜壁12。第二促斜梁2包括用于与附框3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水平壁21,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与窗框4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倾斜壁22。其中,当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第一倾斜壁12与第二倾斜壁22相平行。优选的,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由铝合金或塑钢材料制成,可以使促斜组件更加的耐磨、结实且不易变形,可以大幅提高促斜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倾斜安装的窗户的稳定性。
38.现有倾斜窗户的安装通过使用垫块来促使窗户倾斜,垫块会因为长时间与窗框4挤压导致变形从而支撑力不均匀,或者因为长时间与窗框4摩擦产生一定的磨损导致窗户倾斜的角度发生变化,均使窗户不稳定。本实施例的促斜组件的第一促斜梁1安装于窗框4的顶梁与附框3的顶梁之间,而第二促斜梁2安装于窗框4的底梁与附框3的底梁之间,其中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能够借助各自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22向倾斜安装的窗户(主要是窗框4与玻璃)提高均匀可靠稳定的支撑,使倾斜的窗户安装后更稳定,有效的增加了窗户的使用寿命。
39.参照图1,第一倾斜壁12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同时第二倾斜壁22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也就是说,每个倾斜壁的室外边缘都比各自壁室内边缘高,窗户的倾斜安装可以调整并控制透过窗光的折射和透射路线,提高窗户的节能性能和遮阳性能。此外,倾斜安装还调整并控制声音的传播和折射路径,对窗户的隔声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倾斜安装有利于减少尘土的堆积,降低用户对窗户实施的清洁负担。窗户选择向室内侧倾斜安装的角度可选为30度左右或者其他节能性能和遮阳性能效果更好地角度。
40.参照图2和图3,第一促斜梁1还包括第一防脱卡槽13、第一室内侧壁14、第一室外侧壁15和第一支撑肋16。第二促斜梁2还包括第二防脱卡槽23、第二室内侧壁24、第二室外侧壁25和第二支撑肋26。
41.第一促斜梁1的第一防脱卡槽13设在第一倾斜壁12的室外边缘处,第二促斜梁2的第二防脱卡槽23设在第二倾斜壁22的室外边缘处上,第一防脱卡槽13能接收设在窗框4的顶梁的第一卡挡凸起41,第二防脱卡槽23能接收设在窗框4的顶梁的第二卡挡凸起42。卡挡凸起与防脱卡槽的配合有助于阻止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脱离窗框4。此卡槽也可换做其他卡接结构,例如在倾斜壁上设置凹槽,窗框4上设置卡扣与其进行卡接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42.第一促斜梁1的第一室内侧壁14连接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第二促斜梁2的第二室内侧壁24连接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的,当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第一室内侧壁14与第二室内侧壁24彼此共面,并与窗框4的室内侧面相平行。第一促斜梁1的第一室外侧壁15连接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第二促斜梁2的第二室外侧壁25连接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当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第一室外侧壁15与第二室外侧壁25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第一水平壁11和第二水平壁21。
43.第一室内侧壁14与第二室内侧壁24能为对应促斜梁的水平壁和倾斜壁提供必要的支撑,且彼此共面的二者还能够使窗户安装到位,提供窗户安装后的美观性和密封性。第一室外侧壁15和第二室外侧壁25也能为对应促斜梁的水平壁和倾斜壁提供必要的支撑,且竖向布置的第一室外侧壁15和第二室外侧壁25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由此提高促斜组件的支撑强度,保证窗户在倾斜安装后的安全性。
44.第一促斜梁1的第一支撑肋16设在第一室内侧壁14和第一室外侧壁15之间且连接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第二促斜梁2的第二支撑肋26设在第二室内侧壁24和第二室外侧壁25之间且连接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当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其中第一支撑肋16与第二支撑肋26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第一水平壁11和第二水平壁21。支撑肋可选为其他结构,例如柱形等。竖向增设的支撑肋可以进一步增加促斜梁的机械强度,提高了窗户在倾斜安装后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第一支撑肋16到第一室外侧壁15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肋16到第一室内侧壁14的距离,第二支撑肋26到第二室外侧壁25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肋16到第二室内侧壁24的距离。由于玻璃是窗户中质量最重的部件,其在窗框4内的位置更靠近室内,所以将支撑肋设置更靠近于玻璃的位置,这可以降低促斜梁发生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倾斜安装窗户时,先在工厂将促斜组件与窗框4固定拼装好,将第一促斜梁1的第一倾斜壁12上的第一防脱卡槽13与窗框4的顶梁上的第一卡挡凸起41进行卡接,同时将第二促斜梁2的第二倾斜壁22上的第二防脱卡槽23与窗框4的底梁上的第二卡挡凸起42进行卡接,卡接好之后通过螺钉将第一促斜梁1和窗框4的顶梁固定,将第二促斜梁2和窗框4的底梁固定,固定好后运至安装窗户现场后,将第一促斜梁1和窗框4的顶梁推入预装好的附框3的顶梁内,将第二促斜梁2和窗框4的底梁推入预装好的附框3的底梁内,然后借助螺钉将窗框4、促斜组件和附框3固定,最后进行玻璃的安装,完成窗户的整个安装过程。
4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窗户结构,包括窗框4、附框3及如上述内容
中的任意一种促斜组件。窗户结构因具有了促斜框,在保证窗户能够倾斜安装的同时,可以借助促斜组件提高窗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即有效地降低了因垫块的挤压变形而导致窗户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或者导致窗户上的玻璃从窗框4上脱落而破裂的风险。
47.窗框4上包括限位构件,位于窗框4顶梁和底梁的室内边缘,窗框4顶梁上的限位构件与第一室内侧壁14进行卡接,窗框4底梁上的限位构件与第二室内侧壁24进行卡接。限位构件的设置有助于阻止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脱离窗框4。
48.优选的,窗框4与促斜框通过螺钉进行固定,窗框4、附框3和促斜组件三者之间也通过螺钉固定,固定三者的螺钉较固定窗框4和促斜框的螺钉长,窗框4上远离促斜框倾斜壁上存在直径与螺钉的头部直径大小相同的孔,促斜组件的倾斜壁和水平壁上存在螺钉能通过的孔,窗框4和附框3上存在位置对应且大小相同的孔,螺钉能够穿过此孔将三者固定,采用螺钉固定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或者可选为其他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螺钉的固定方向与倾斜壁垂直,垂直方向使三者的连接更稳固,采用其他角度也可以。附框3与墙壁通过膨胀螺丝进行固定,采用膨胀螺丝固定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或者可选为其他连接组件进行固定。
49.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促斜梁(1),包括用于与所述附框(3)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水平壁(11),以及与所述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所述窗框(4)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倾斜壁(12);第二促斜梁(2),包括用于与所述附框(3)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水平壁(21),以及与所述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所述窗框(4)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倾斜壁(22);其中,当所述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所述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所述第一倾斜壁(12)与第二倾斜壁(22)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壁(12)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同时所述第二倾斜壁(22)的室外边缘比其室内边缘更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倾斜壁(12)的室外边缘处设有第一防脱卡槽(13),在所述第二倾斜壁(22)的室外边缘处上设有第二防脱卡槽(23),所述第一防脱卡槽(13)能接收设在所述窗框(4)的顶梁的第一卡挡凸起(41),所述第二防脱卡槽(23)能接收设在所述窗框(4)的底梁的第二卡挡凸起(42)。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促斜梁(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的第一室内侧壁(14),所述第二促斜梁(2)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的第二室内侧壁(24),当所述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所述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所述第一室内侧壁(14)与第二室内侧壁(24)彼此共面,并与所述窗框(4)的室内侧面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促斜梁(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的第一室外侧壁(15),所述第二促斜梁(2)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的第二室外侧壁(25),当所述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所述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所述第一室外侧壁(15)与第二室外侧壁(25)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壁(11)和第二水平壁(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促斜梁(1)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室内侧壁(14)和第一室外侧壁(15)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壁(11)和第一倾斜壁(12)的第一支撑肋(16),所述第二促斜梁(2)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室内侧壁(24)和第二室外侧壁(25)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壁(21)和第二倾斜壁(22)的第二支撑肋(26),当所述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装入所述窗框(4)与附框(3)之间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肋(16)与第二支撑肋(26)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壁(11)和第二水平壁(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肋(16)到所述第一室外侧壁(15)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支撑肋(16)到所述第一室内侧壁(14)的距离,所述第二支撑肋(26)到所述第二室外侧壁(25)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支撑肋(16)到所述第二室内侧壁(24)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促斜梁(1)和第二促斜梁(2)由铝合金或塑钢材料制成。9.一种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4)、附框(3)及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促斜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窗框(4)、附框(3)和促斜组件的螺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户结构及用于窗框与附框之间的促斜组件。该促斜组件包括:第一促斜梁,包括用于与附框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水平壁,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窗框的顶梁相接合的第一倾斜壁;第二促斜梁,包括用于与附框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水平壁,以及与水平壁倾斜相对的且用于与窗框的底梁相接合的第二倾斜壁。其中,当第一促斜梁和第二促斜梁装入窗框与附框之间时,第一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相平行,使得该促斜组件具有提高窗户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效果。寿命的效果。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王锐 张靖 孟伟 陈佳明 沈乐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格瑞德曼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