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26  32



1.本技术涉及料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


背景技术:

2.料仓是指用于贮藏物料的场所,在一些场景下,为了满足贮藏更多的物料或者便于进行贮藏和作业,料仓的会做成一个整体跨度较大的料仓,但是由于料仓的跨度比较大,为了提升料仓的顶部的强度,一般将料仓的顶部采用多个连续小跨度的结构。
3.相关技术中关于料仓的结构包括外墙体,外墙体围成框形结构,在外墙体内设置有多组支撑柱,多组支撑柱平行间隔设置,在每两组相邻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顶板,顶板呈弧形状, 顶板的两侧通过支撑柱进行固定。顶板设置有多个,多个顶板排列设置,对料仓的顶部进行密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在向料仓内堆放物料时,物料会对支撑柱的侧面进行冲击,支撑柱在长时间受到冲击力的作用下,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影响支撑柱对顶板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支撑柱对顶板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包括多个对顶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间隔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防撞板通过缓冲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防撞板绕支撑柱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撞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板一和插板二,所述插板一和插板二均在防撞板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板一和多个插板二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插板一插设在相邻防撞板上的两个插板二之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板设置在支撑柱的外部,在防撞板受到冲击时,通过缓冲组件对防撞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插板一在插板二内移动,提升两个相邻的防撞板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提升对支撑柱的防护效果,进而提升支撑柱对顶板支撑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杆、外杆和缓冲件,所述外杆和支撑柱连接,所述外杆为中空结构且背离支撑柱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内杆在外杆内滑动设置,所述内杆背离外杆的一端和防撞板连接,所述缓冲件设置在外杆内和内杆的端部连接用于对内杆的位置进行调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撞板受到冲击移动时,带动内杆在外杆内移动,同时通过缓冲件对内杆进行缓冲,减少对支撑柱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对支撑柱进行防护。
10.可选的,两个相邻所述插板一之间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防撞板上和遮挡板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所述遮挡板的侧面延伸至让位槽内,所述遮挡板沿朝向让位槽内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插板一和相邻防撞板上的遮挡板侧面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板一之间设置遮挡板,通过遮挡板对插板一和相邻防撞板侧面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减少外界的杂质出现进入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的现象,提升防撞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内杆靠近防撞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内杆通过连接球和防撞板转动连接,所述内杆靠近防撞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所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靠近防撞板的两端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球,使得防撞板可相对支撑柱转动,在防撞板的端部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通过防撞板转动进一步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对支撑柱进行防护。
14.可选的,所述防撞板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插板一和插板二的侧面分别延伸至安装槽内,所述插板一和插板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插板一包括内板、外板和复位件,所述内板和外板沿防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内板在外板内沿朝向防撞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外板内和内板连接用于对内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内板和外板的侧面均延伸至安装槽内,所述外板在安装槽内滑动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撞板转动时,内板在外板内滑动,同时外板可在安装在内滑动,对两个相邻的插板一以及插板一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便插板一随防撞板转动,减少插板一出现干涉防撞板转动的现象。
16.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沿防撞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贯穿内板和外板设置,所述内板和外板在安装杆的外部滑动设置,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外板位置的拉伸件,所述拉伸件和外板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杆对内板和外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设置拉伸件对外板和内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提升内板和外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内板背离外板的一侧开设有倒圆角,所述外板背离内板的一侧也开设有倒圆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板和外板的侧面开设倒圆角,减少转动时的阻力,以便内板和外板转动。
20.可选的,所述遮挡板包括挡板一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背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遮挡槽,所述挡板二在遮挡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遮挡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二位置的推动件一,所述挡板一远离挡板二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上的内板抵接,所述挡板二远离挡板一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上的外板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撞板转动时,两个相邻的插板一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同时带动挡板二在挡板一内滑动,并压缩推动件一,使得挡板一和挡板二在移动时,始终和插板一处于抵接的状态,在减少挡板一和挡板二出现干涉防撞板转动的同时,减少物料出现进入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的现象。
22.可选的,所述防撞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和地面间隔设置,所述防撞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通槽内沿朝向地面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通槽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延伸部的位置使延伸部和地面抵接的推动件二。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槽内设置延伸部,在推动件二的作用下,使得延伸部保持和地面抵接的状态,对防撞板和地面之间的间隙处进行遮挡,减少外界的杂质出现进
入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的现象。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支撑柱的结构视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防撞板的结构视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防撞板的局部剖开视图。
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插板一的结构视图。
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遮挡板的结构视图。
3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中延伸部的结构视图。
31.附图标记:1、墙体;11、顶板;2、支撑柱;3、防撞板;31、插板一;311、内板;312、外板;313、复位件;32、插板二;33、弹性件;34、安装槽;35、让位槽;4、缓冲组件;41、内杆;411、连接球;42、外杆;43、缓冲件;5、安装杆;51、拉伸件;6、遮挡板;61、挡板一;611、遮挡槽;62、挡板二;7、推动件一;8、通槽;9、延伸部;91、推动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公开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参照图1和图2,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包括多个墙体1围成的料仓,在料仓内设置有多组支撑柱2,多组支撑柱2在料仓内间隔设置,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1,通过支撑柱2和墙体1对顶板11进行支撑,使得顶板11在墙体1上呈多个小跨度布置。
34.参照图2和图3,在支撑柱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柱2进行防护的防撞板3,防撞板3沿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设置,防撞板3和支撑柱2间隔设置,在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4,缓冲组件4包括内杆41、外杆42和缓冲件43,外杆42和支撑柱2连接,外杆42为中空结构且背离支撑柱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内杆41在外杆42内滑动设置,内杆41背离外杆42的一端和防撞板3连接,内杆41和外杆4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缓冲件43可设置为弹簧,弹簧设置在外杆42内,且和内杆41的端部连接,弹簧用于对内杆41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支撑柱2的侧面受到物料的冲击时,物料的力作用在防撞板3上,防撞板3移动带动内杆41在外杆42内移动,同时压缩弹簧,对传递到支撑柱2上的力进行缓冲。
35.参照图2和图3,防撞板3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撞板3绕支撑柱2设置,本实施例中防撞板3设置为八个,防撞板3的侧面和与其相邻的防撞板3连接,通过多个防撞板3绕支撑柱2设置,对支撑柱2的侧面进行全方位隔档,提升对支撑柱2的防护效果。
36.参照图3和图4,在防撞板3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且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的结构相同,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插板一31和多个插板二32均在防撞板3的侧面沿防撞板3的侧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插板一31和多个插板二32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两个插板一31之间的间距和插板二32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防撞板3一侧的插板一31插入与其相邻防撞板3上的两个相邻的插板二32之间,通过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将两个相邻的防撞板3连接。初始状态下,插板一31和与其相邻的防撞板3侧面之间间隔设置,在防撞板3受到冲击时,带动插板一31在两个插板二32之间移动,提升防撞板3
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37.参照图2和图3,在内杆41靠近防撞板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球411,内杆41通过连接球411和防撞板3转动连接,且内杆41靠近防撞板3的中部位置设置,在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3,弹性件33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件3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靠近防撞板3的两端设置。在向料仓内堆放物料时,物料对防撞板3的底部进行冲击,此时,防撞板3在朝向支撑柱2移动的同时,其靠近地面的一端沿朝向支撑柱2的方向转动,对传递到支撑柱2上的冲击力进一步进行缓冲,提升对支撑柱2的防护效果。
38.参照图4和图5,为了减少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出现干涉防撞板3转动的现象,在防撞板3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34,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分别与安装槽34对应,插板一31包括内板311、外板312和复位件313,内板311和外板312沿防撞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外板312为中空结构且一侧开设有开口,内板311通过开口在外板312内滑动设置,内板311和外板312的侧面均延伸至安装槽34内,且外板312在安装槽34内滑动设置,复位件313可设置为弹簧,弹簧设置在外板312内,且弹簧和内板311连接用于对内板311的位置进行调节。在防撞板3转动时,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的侧面相互抵接,内板311相对外板312移动,对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的长度进行调节,且外板312在安装槽34内滑动,对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相对防撞板3的位置进行调节,减少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出现干涉防撞板3转动的现象,同时在外板312内设置复位件313,使得插板一31的侧面始终和插板二32的侧面抵接,提升防撞板3转动时的稳定性。
39.参照图4和图5,在安装槽34内沿防撞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5,且安装杆5贯穿内板311和外板312设置,内板311和外板312在安装杆5的外部沿安装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杆5上设置有拉伸件51,拉伸件51可设置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安装杆5的外部,弹簧的一端和安装杆5连接,另一端和外板312连接,在防撞板3承受冲击力回到初始位置后,在拉伸件51的作用下,内板311和外板312回到初始位置,提升防撞板3的稳定性。在内板311背离外板312的一侧开设有倒圆角,在外板312背离内板311的一侧也开设有倒圆角,以便在防撞板3转动时,内板311能够相对相邻防撞板3上的外板312转动。
40.参照图3和图4,为了减少物料通过插板一31和相邻防撞板3之间的间隙处进入到防撞板3之间,在两个相邻的插板一31之间设置有遮挡板6,在防撞板3上和遮挡板6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35,遮挡板6的一侧延伸至让位槽35内,且在让位槽35内沿朝向让位槽35内的方向滑动设置,相邻防撞板3上的插板一31和遮挡板6的侧面抵接。在防撞板3移动时,带动插板一31移动,同时插板一31带动遮挡板6沿朝向让位槽35内移动,通过遮挡板6对插板一31和相邻防撞板3侧面之间的间隙处进行遮挡,减少物料出现进入到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的现象。
41.参照图4和图6,遮挡板6包括挡板一61和挡板二62,挡板一61背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遮挡槽611,挡板二62设置在遮挡槽611内,挡板二62在遮挡槽61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遮挡槽611内设置有推动件一7,推动件一7可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和遮挡槽611内壁抵接,另一端和挡板二62连接,且挡板一61远离挡板二62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3上的内板311抵接,挡板二62远离挡板一61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3上的外板312抵接,在防撞板3转动带动内板311在外板312内滑动时,挡板一61在挡板二62内移动,减少挡板一61和挡板二62出现干涉防撞板3转动的现象。
42.参照图3和图7,防撞板3靠近地面的一侧和地面间隔设置,在防撞板3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槽8,在通槽8内设置有延伸部9,延伸部9在通槽8内沿朝向地面的方向滑动设置,在通槽8内设置有推动件二91,推动件二91可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和通槽8内壁连接,另一端和延伸部9连接,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延伸部9和地面抵接,且在防撞板3转动时,能够使得延伸部9保持和地面抵接的状态,减少物料出现从延伸部9的底部进入到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的现象,提升防撞板3放物料冲击时的稳定性。
43.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支撑柱2的侧面安装防撞板3,并在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设置缓冲组件4,在防撞板3受到冲击时,通过缓冲组件4对传递到支撑柱2上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减少支撑柱2受到的冲击力,提升支撑柱2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支撑柱2对顶板11支撑的稳定性。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包括多个对顶板(11)进行支撑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侧面间隔设置有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4),所述防撞板(3)通过缓冲组件(4)安装在支撑柱(2)上,所述防撞板(3)绕支撑柱(2)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撞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所述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均在防撞板(3)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板一(31)和多个插板二(32)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插板一(31)插设在相邻防撞板(3)上的两个插板二(3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内杆(41)、外杆(42)和缓冲件(43),所述外杆(42)和支撑柱(2)连接,所述外杆(42)为中空结构且背离支撑柱(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内杆(41)在外杆(42)内滑动设置,所述内杆(41)背离外杆(42)的一端和防撞板(3)连接,所述缓冲件(43)设置在外杆(42)内和内杆(41)的端部连接用于对内杆(41)的位置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插板一(31)之间设置有遮挡板(6),所述防撞板(3)上和遮挡板(6)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35),所述遮挡板(6)的侧面延伸至让位槽(35)内,所述遮挡板(6)沿朝向让位槽(35)内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插板一(31)和相邻防撞板(3)上的遮挡板(6)侧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1)靠近防撞板(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球(411),所述内杆(41)通过连接球(411)和防撞板(3)转动连接,所述内杆(41)靠近防撞板(3)的中部位置设置,所述防撞板(3)和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33)分别靠近防撞板(3)的两端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3)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34),所述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的侧面分别延伸至安装槽(34)内,所述插板一(31)和插板二(32)的结构相同,所述插板一(31)包括内板(311)、外板(312)和复位件(313),所述内板(311)和外板(312)沿防撞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内板(311)在外板(312)内沿朝向防撞板(3)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复位件(313)设置在外板(312)内和内板(311)连接用于对内板(311)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内板(311)和外板(312)的侧面均延伸至安装槽(34)内,所述外板(312)在安装槽(34)内滑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4)内沿防撞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5),所述安装杆(5)贯穿内板(311)和外板(312)设置,所述内板(311)和外板(312)在安装杆(5)的外部滑动设置,所述安装杆(5)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外板(312)位置的拉伸件(51),所述拉伸件(51)和外板(31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11)背离外板(312)的一侧开设有倒圆角,所述外板(312)背离内板(311)的一侧也开设有倒圆角。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6)包括挡板一(61)和挡板二(62),所述挡板一(61)背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遮挡槽(611),所述挡板二(62)在遮挡槽(61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遮挡槽(611)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二(62)位置的推动件一(7),所述挡板一(61)远离挡板二(62)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3)上的内板(311)抵接,所述挡板二(62)远离挡板一(61)的一侧和相邻防撞板(3)上的外板(312)
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3)靠近地面的一侧和地面间隔设置,所述防撞板(3)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内设置有延伸部(9),所述延伸部(9)在通槽(8)内沿朝向地面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通槽(8)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延伸部(9)的位置使延伸部(9)和地面抵接的推动件二(9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料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连跨料仓之间的抗冲击结构,包括多个对顶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间隔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防撞板通过缓冲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防撞板绕支撑柱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撞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板一和插板二,所述插板一和插板二均在防撞板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板一和多个插板二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插板一插设在相邻防撞板上的两个插板二之间。本申请具有提升支撑柱对顶板支撑的稳定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木才 孙旭 张辉 张文超 魏鹏 樊国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7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