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24  2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活体组织检查的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活检针。


背景技术:

2.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组织发生恶性转化前分析其他组织活检情况,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快速、低成本地将靶组织从体内取出,是一个长期的研究领域。
3.经皮穿刺活检,即一次性活检针通过小切口进入人体靶组织并割取组织标本进行检查和分析,这种方法与其他已知的取样技术相比优点显著:患者恢复时间短、痛苦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发生相邻感染的风险较低,对患者损伤少,降低对邻近身体组织如神经的伤害。
4.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活检针产品获取活检样本方式可分为:抽吸式活检针、切割式活检针、抽吸切割式活检针。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性能最为成熟的的是切割式活检针。
5.按照活检针使用方式可分为:手动式活检针;机动装配式活检针;机动一体式活检针。
6.切割式机动一体式活检针产品的工作原理:使用两个按键分别进行内针与外针的上弦动作,即将内针与外针分别锁定为待击发状态。击发时内针先行击发穿刺到需取样部位,内针前端取样槽到达取样部位。然后内针自动触发外针击发,外针为管状前部有切割刃体,对内针取样槽部位进行轴向切割,用以实现自动取样。
7.目前切割式机动一体式活检针产品存在的问题在于:
8.由于活检针在上弦后往往不会立即进行穿刺切割取样,操作者还需在上弦后到取样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但活检针处于上弦状态后,即便没有进行击发动作,但是由于操作者取放过程中,如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品产生轻微震动而产生意外击发,导致误伤操作者,或者活检针损坏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活检针。
10.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1.一种全自动活检针,包括活检针壳体、取样外针、取样内针、外针座、内针座和上弦击发机构,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内,所述取样外针套装在取样内针外,所述取样外针的下端和取样内针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固定连接,所述取样外针的上端和取样内针的上端均伸出至所述活检针壳体外;参见图4,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待击发状态,使得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分别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参见图3,且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在待击发状态下,击发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向上弹出,以进行活体组织取样;
12.其特征在于:
13.所述上弦击发机构包括由按压部、连接部和侧板部依次相连组成的内针上弦键,所述侧板部的上端位于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的上方,所述侧板部的下端伸至所述内针座与活检针壳体之间的间隙处与所述内针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避开所述取样外针,所述按压部在所述活检针壳体的表面露出;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向下按压内针上弦键的按压部,带动内针座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
14.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保险锁舌,该保险锁舌活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且所述保险锁舌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能够锁定所述内针上弦键的侧板部,使得内针上弦键、外针座和内针座均不能向上移动;在所述保险锁舌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放开对所述侧板部的锁定。
15.其中,所述保险锁舌优选采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
16.其一,参见图7,所述保险锁舌包括滑块,该滑块的内侧面前部设有保险杠,该滑块的内侧面后部留空形成避空缺口;所述滑块与所述活检针壳体滑动配合,使所述保险锁舌能够沿前后方向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处于下限位置且所述保险锁舌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保险杠抵顶在所述侧板部的上端面上,实现所述保险锁舌所述内针上弦键的侧板部的锁定,使得内针上弦键、外针座和内针座均不能向上移动;在所述保险锁舌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侧板部能够穿过所述避空缺口进行上下移动,实现所述保险锁舌放开对所述侧板部的锁定。
17.其二,所述内针上弦键的侧板部上设有锁孔,所述保险锁舌采用可复位的按键结构,按压按键结构时,所述保险锁舌插入到侧板部的锁孔中,实现对所述内针上弦键的侧板部的锁定;再次按压按键结构时,所述保险锁舌复位,脱离侧板部的锁孔,实现放开对所述侧板部的锁定。
18.从而,在操作者通过上弦击发机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如图4所示的待击发状态后,可以先将保险锁舌移动至如图5所示的锁定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如图6所示的保险锁定状态,也即:通过使保险锁舌得保险杠抵顶在所述侧板部的上端面上,限制内针上弦键、外针座和内针座均不能向上移动;由此,确保取样外针、取样内针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了误触发,满足了操作者在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至待击发状态后,到正式击发全自动活检针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之前的准备时间段内,能够放心进行准备工作的需求,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准备时间段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19.其中,所述活检针壳体优选设计成适于操作者握持的手柄造型。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活检针壳体内的外针座扣锁板和内针座扣锁板,以及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下端部的击发键,所述外针座、外针座扣锁板、内针座、内针座扣锁板和击发键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外针座的下部为外针座卡扣,所述外针座与外针座扣锁板之间安装有外针座弹簧,在所述外针座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外针座卡扣卡在所述外针座扣锁板的扣孔中;所述内针座的下部为内针座卡扣,所述内针座与内针座扣锁板之间安装有内针座弹簧,在所述内针座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内针座卡扣卡在所述内针座扣锁板的扣孔中。
21.优选的:所述击发键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内针座卡扣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一导
向槽,以使得:在击发键向上运动至挤压到内针座的内针座卡扣时,第一导向槽能够引导所述内针座卡扣向内收缩变形,使内针座卡扣能够更易于脱离内针座扣锁板的扣孔。
22.优选的:所述内针座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外针座卡扣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二导向槽,以使得:在内针座向上运动至碰撞到外针座的外针座卡扣时,第二导向槽能够引导所述外针座卡扣向内收缩变形,使外针座卡扣能够更易于脱离外针座扣锁板的扣孔。
23.优选的: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外针上弦键,该外针上弦键的下端与所述外针座固定连接,该外针上弦键的上端在所述活检针壳体的表面露出,以便于利用外针上弦键带动外针座向下运动,实现取样外针的上弦。
24.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25.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前,将保险锁舌移动到解锁位置,使得保险锁舌不会阻碍内针上弦键的上下运动。
26.其次,如图4所示,通过上弦击发机构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到待击发状态,该上弦过程有两种方式:
27.方式一,可以先通过按下外针上弦键,带动外针座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使外针座卡扣卡在所述外针座扣锁板的扣孔中,实现取样外针的上弦,再通过按下内针上弦键,带动内针座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使内针座卡扣卡在所述内针座扣锁板的扣孔中,实现取样内针的上弦。
28.方式二,可直接按下内针上弦键,通过侧板部带动内针座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接部带动外针座向下运动,以同时实现取样外针和取样内针的上弦;但方式二上弦所需要的力量比较大,一般按照方式一进行上弦。
29.其中,在待击发状态下,外针座弹簧和内针座弹簧被压缩。
30.然后,如图5和图6所示,将保险锁舌移动到锁定位置,使得全自动活检针进入保险锁定状态,确保取样外针、取样内针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误触发,使得操作者在时能够放心进行准备工作,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31.最后,如图4所示,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活体组织取样时,先将保险锁舌重新移动到解锁位置,使得全自动活检针恢复到待击发状态,再按下击发键,即可击发所述外针座和内针座向上弹出,以实现对患者的活体组织取样,具体的击发过程为:击发键向上挤压内针座的内针座卡扣,使内针座卡扣脱离内针座扣锁板的扣孔;在内针座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带动内针座和取样内针向上运动,首先击发取样内针向上弹出;直至内针座向上运动撞击到外针座的外针座卡扣时,使外针座卡扣脱离外针座扣锁板的扣孔;在外针座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带动外针座和取样外针向上运动,自动击发取样外针向上弹出。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第一,本实用新型设有内针上弦键和保险锁舌,在操作者通过上弦击发机构控制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待击发状态后,可以先将保险锁舌移动至锁定位置,使得全自动活检针进入保险锁定状态,也即:通过使保险锁舌得保险杠抵顶在所述侧板部的上端面上,限制内针上弦键、外针座和内针座均不能向上移动;由此,确保取样外针、取样内针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了误触发,满足了操作者在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至待击发状态后,到正式击发全自动活检
针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之前的准备时间段内,能够放心进行准备工作的需求,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准备时间段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34.第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上弦击发机构,具有结构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保险锁舌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待击发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保险锁舌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保险锁定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保险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方位用语“上、下、前、后”,仅是方位上的相对概念,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所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实施例一
46.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全自动活检针,包括活检针壳体1、取样外针2、取样内针3、外针座4、内针座5和上弦击发机构,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内,所述取样外针2套装在取样内针3外,所述取样外针2的下端和取样内针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固定连接,所述取样外针2的上端和取样内针3的上端均伸出至所述活检针壳体1外;参见图4,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待击发状态,使得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分别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参见图3,且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在待击发状态下,击发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向上弹出,以进行活体组织取样;
47.其特征在于:
48.所述上弦击发机构包括由按压部6-1、连接部6-2和侧板部6-3依次相连组成的内针上弦键6,所述侧板部6-3的上端位于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的上方,所述侧板部6-3的下端伸至所述内针座5与活检针壳体1之间的间隙处与所述内针座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6-2避开所述取样外针2,所述按压部6-1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的表面露出;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向下按压内针上弦键6的按压部6-1,带动内针座5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
49.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保险锁舌7,该保险锁舌7活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
且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7能够锁定所述内针上弦键6的侧板部6-3,使得内针上弦键6、外针座4和内针座5均不能向上移动;在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7放开对所述侧板部6-3的锁定。
50.其中,所述保险锁舌7优选采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
51.其一,参见图7,所述保险锁舌7包括滑块7-1,该滑块7-1的内侧面前部设有保险杠7-2,该滑块7-1的内侧面后部留空形成避空缺口7-1a;所述滑块7-1与所述活检针壳体1滑动配合,使所述保险锁舌7能够沿前后方向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处于下限位置且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保险杠7-2抵顶在所述侧板部6-3的上端面上,实现所述保险锁舌7所述内针上弦键6的侧板部6-3的锁定,使得内针上弦键6、外针座4和内针座5均不能向上移动;在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侧板部6-3能够穿过所述避空缺口7-1a进行上下移动,实现所述保险锁舌7放开对所述侧板部6-3的锁定。
52.其二,所述内针上弦键6的侧板部6-3上设有锁孔,所述保险锁舌7采用可复位的按键结构,按压按键结构时,所述保险锁舌7插入到侧板部6-3的锁孔中,实现对所述内针上弦键6的侧板部6-3的锁定;再次按压按键结构时,所述保险锁舌7复位,脱离侧板部6-3的锁孔,实现放开对所述侧板部6-3的锁定。
53.从而,在操作者通过上弦击发机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如图4所示的待击发状态后,可以先将保险锁舌7移动至如图5所示的锁定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如图6所示的保险锁定状态,也即:通过使保险锁舌7得保险杠7-2抵顶在所述侧板部6-3的上端面上,限制内针上弦键6、外针座4和内针座5均不能向上移动;由此,确保取样外针2、取样内针3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了误触发,满足了操作者在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至待击发状态后,到正式击发全自动活检针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之前的准备时间段内,能够放心进行准备工作的需求,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准备时间段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54.其中,所述活检针壳体1优选设计成适于操作者握持的手柄造型。
55.以上为本实施例一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56.优选的:参见图7,所述保险锁舌7的前端设有锁定端限位块7-3,所述保险锁舌7的后端设有解锁端限位块7-4,以限制保险锁舌7不会脱离开活检针壳体1,并便于操作者移动保险锁舌7。
57.实施例二
58.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59.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内的外针座扣锁板8和内针座扣锁板9,以及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下端部的击发键10,所述外针座4、外针座扣锁板8、内针座5、内针座扣锁板9和击发键10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外针座4的下部为外针座卡扣4-1,所述外针座4与外针座扣锁板8之间安装有外针座弹簧11,在所述外针座4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外针座卡扣4-1卡在所述外针座扣锁板8的扣孔8a中;所述内针座5的下部为内针座卡扣5-1,所述内针座5与内针座扣锁板9之间安装有内针座弹簧12,在所述
内针座5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内针座卡扣5-1卡在所述内针座扣锁板9的扣孔9a中。
60.以上为本实施例二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61.优选的:所述击发键10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内针座卡扣5-1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一导向槽10a,以使得:在击发键10向上运动至挤压到内针座5的内针座卡扣5-1时,第一导向槽10a能够引导所述内针座卡扣5-1向内收缩变形,使内针座卡扣5-1能够更易于脱离内针座扣锁板9的扣孔9a。
62.优选的:所述内针座5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外针座卡扣4-1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二导向槽5a,以使得:在内针座5向上运动至碰撞到外针座4的外针座卡扣4-1时,第二导向槽5a能够引导所述外针座卡扣4-1向内收缩变形,使外针座卡扣4-1能够更易于脱离外针座扣锁板8的扣孔8a。
63.优选的: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外针上弦键13,该外针上弦键13的下端与所述外针座4固定连接,该外针上弦键13的上端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的表面露出,以便于利用外针上弦键13带动外针座4向下运动,实现取样外针2的上弦。
64.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65.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活检针前,将保险锁舌7移动到解锁位置,使得保险锁舌7不会阻碍内针上弦键6的上下运动。
66.其次,如图4所示,通过上弦击发机构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到待击发状态,该上弦过程有两种方式:
67.方式一,可以先通过按下外针上弦键13,带动外针座4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使外针座卡扣4-1卡在所述外针座扣锁板8的扣孔8a中,实现取样外针2的上弦,再通过按下内针上弦键6,带动内针座5向下运动至其下限位置,使内针座卡扣5-1卡在所述内针座扣锁板9的扣孔9a中,实现取样内针3的上弦。
68.方式二,可直接按下内针上弦键6,通过侧板部6-3带动内针座5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接部6-2带动外针座4向下运动,以同时实现取样外针2和取样内针3的上弦;但方式二上弦所需要的力量比较大,一般按照方式一进行上弦。
69.其中,在待击发状态下,外针座弹簧11和内针座弹簧12被压缩。
70.然后,如图5和图6所示,将保险锁舌7移动到锁定位置,使得全自动活检针进入保险锁定状态,确保取样外针2、取样内针3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误触发,使得操作者在时能够放心进行准备工作,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71.最后,如图4所示,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活体组织取样时,先将保险锁舌7重新移动到解锁位置,使得全自动活检针恢复到待击发状态,再按下击发键10,即可击发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向上弹出,以实现对患者的活体组织取样,具体的击发过程为:击发键10向上挤压内针座5的内针座卡扣5-1,使内针座卡扣5-1脱离内针座扣锁板9的扣孔9a;在内针座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带动内针座5和取样内针3向上运动,首先击发取样内针3向上弹出;直至内针座5向上运动撞击到外针座4的外针座卡扣4-1时,使外针座卡扣4-1脱离外针座扣锁板8的扣孔8a;在外针座弹簧11的弹簧力作用下,带动外针座4和取样外针2向上运动,自动击发取样外针2向上弹出。
7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活检针,包括活检针壳体(1)、取样外针(2)、取样内针(3)、外针座(4)、内针座(5)和上弦击发机构,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内,所述取样外针(2)套装在取样内针(3)外,所述取样外针(2)的下端和取样内针(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固定连接,所述取样外针(2)的上端和取样内针(3)的上端均伸出至所述活检针壳体(1)外;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待击发状态,使得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分别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且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能够在待击发状态下,击发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向上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击发机构包括由按压部(6-1)、连接部(6-2)和侧板部(6-3)依次相连组成的内针上弦键(6),所述侧板部(6-3)的上端位于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的上方,所述侧板部(6-3)的下端伸至所述内针座(5)与活检针壳体(1)之间的间隙处与所述内针座(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6-2)避开所述取样外针(2),所述按压部(6-1)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的表面露出;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保险锁舌(7),该保险锁舌(7)活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外针座(4)和内针座(5)处于各自的下限位置且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7)能够锁定所述内针上弦键(6)的侧板部(6-3);在所述保险锁舌(7)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保险锁舌(7)放开对所述侧板部(6-3)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击发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内的外针座扣锁板(8)和内针座扣锁板(9),以及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下端部的击发键(10),所述外针座(4)、外针座扣锁板(8)、内针座(5)、内针座扣锁板(9)和击发键(10)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外针座(4)的下部为外针座卡扣(4-1),所述外针座(4)与外针座扣锁板(8)之间安装有外针座弹簧(11),在所述外针座(4)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外针座卡扣(4-1)卡在所述外针座扣锁板(8)的扣孔(8a)中;所述内针座(5)的下部为内针座卡扣(5-1),所述内针座(5)与内针座扣锁板(9)之间安装有内针座弹簧(12),在所述内针座(5)移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所述内针座卡扣(5-1)卡在所述内针座扣锁板(9)的扣孔(9a)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键(10)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内针座卡扣(5-1)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一导向槽(10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5)的顶面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外针座卡扣(4-1)向内收缩变形的第二导向槽(5a)。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活检针还包括外针上弦键(13),该外针上弦键(13)的下端与所述外针座(4)固定连接,该外针上弦键(13)的上端在所述活检针壳体(1)的表面露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活检针,在操作者通过上弦击发机构控制全自动活检针进入待击发状态后,可以先将保险锁舌移动至锁定位置,使全自动活检针进入保险锁定状态,即:通过使保险锁舌得保险杠抵顶在侧板部的上端面上,限制内针上弦键、外针座和内针座均不能向上移动;由此,确保取样外针、取样内针在保险锁定状态下不会因临时放置在手术台上产生轻微震动或操作者的误操作等原因而向上弹出,防止了误触发,满足了操作者在将全自动活检针上弦至待击发状态后,到正式击发全自动活检针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之前的准备时间段内,能放心进行准备工作的需求,避免全自动活检针在此准备时间段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内因误触发而误伤操作者或者损坏无法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青 贾红燕 王皓曦 钟羿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晟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