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7-13  194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


背景技术:

2.是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或太空飞行的器械飞行物,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
3.而由于现有的飞行器多为精密设备,尤其是新兴起的无人机飞行器,在飞行器的降落过程中,会在回归地面时因操作或判断问题难免产生震动,而传统减震器虽然能够起到减震功能,但多为简单缓震,减震效果差,而且结构灵活性差,在减震过程中存在卡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具备的减震效果好、运行流畅无卡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现有减震器功能简单结构灵活性差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包括主体组件、前防护组件和后支撑组件;
8.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上主杆、下主杆和减震板,所述上主杆通过固定机构卡接固定有顶板,所述上主杆的底部并列设有上弧形端头,所述下主杆的顶部并列设有下弧形端头,所述减震板卡接在所述上主杆和所述下主杆之间,所述下主杆的底部设有减震脚板,所述减震脚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层;
9.所述前防护组件包括推板和拉持机构,所述上主杆和所述下主杆上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均设有所述拉持机构,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和底部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主杆和所述下主杆的所述拉持机构上;
10.所述后支撑组件铰接在所述上主杆和所述下主杆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设有配合所述上弧形端头使用的下凹槽,所述减震板的底部设有配合所述下弧形板使用的上凹槽,所述减震板内设有橡胶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下凹槽能够避免上弧形端头在转动时脱落,上凹槽能够避免下弧形端头在转动时脱落,从而更好的限制上主杆和下主杆的相对位置,为了实现更好的防脱落效果,减震板在前防护组件一侧的侧壁长度要大于对侧的侧壁长度,即减震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一定的斜度。
13.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侧壁和所述减震板的侧壁相
贴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块和减震板相贴合,在推板受固定带的拉持时,推块能够更好的推压减震板。
15.优选的,所述拉持机构包括移动块、拉持弹簧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移动块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拉持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拉持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延伸至安装腔外,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块的延伸部分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下主杆和上主杆之间的夹角变小时,推块能够被固定带拉持,然后固定带拉动移动块移动,而拉持弹簧能够伸长,从而对移动块产生拉力,而导向柱能够限制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使移动块的移动更加稳定。
17.优选的,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封闭筒、支撑柱和支撑弹簧,所述封闭筒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主杆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通过底座铰接在所述下主杆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位于所述封闭筒内,且支撑柱的顶端和所述封闭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弹簧固定在所述封闭筒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下主杆和上主杆之间的夹角变小时,上主杆能够压迫封闭筒,而下主杆能够推压支撑柱,然后使支撑弹簧被压缩,而由于支撑柱的顶端和封闭筒的内壁相贴合,空气在封闭筒内被压缩,配合支撑弹簧能够更好的实现减震和力的吸收。
1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卡接柱、支撑架和固定弹簧,所述固定板滑动卡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卡接柱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卡接柱上设有上挡环和下挡环,所述上挡环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固定弹簧固定在所述上挡环和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下挡环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所述顶板内设有配合所述卡接柱使用的固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机构能够将上主杆固定在顶板上,从而方便根据需求调节主体组件之间的距离,在调节主体组件的位置时,能够拉动卡接柱,然后上挡环能够压迫固定弹簧,使其收缩,然后卡接柱脱离固定孔,然后即可移动固定板,从而改变上主杆的位置,在移至合适的位置后,固定弹簧能够推动上挡环,使卡接柱移动,然后下挡环能够限制卡接柱的移动距离,然后卡接柱能够和对应的固定孔相卡接,即完成固定。
21.(三)有益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该飞行器减震器能够通过上主杆和下主杆作为主要的支撑部件,在受压改变夹角的同时,压迫后支撑组件,使其能够吸收压力减缓震动,而前防护组件能够时刻紧固减震板,避免减震板移位,而且固定机构能够方便使用者调整主体组件之间的距离,更加方便适配安装在不同尺寸的飞行器上。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板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主体组件;11、上主杆;111、上弧形端头;12、下主杆;121、下弧形端头;13、减震板;131、橡胶层;14、顶板;15、减震脚板;
30.2、前防护组件;21、推板;22、拉持机构;221、移动块;222、拉持弹簧;223、导向柱;23、固定带;
31.3、后支撑组件;31、封闭筒;32、支撑柱;33、支撑弹簧;
32.4、固定机构;41、固定板;42、卡接柱;43、支撑架;44、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一种基于仿生膝盖的飞行器减震器,包括主体组件1、前防护组件 2和后支撑组件3;
36.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上主杆11、下主杆12和减震板13,所述上主杆11通过固定机构4卡接固定有顶板14,所述上主杆11的底部并列设有上弧形端头111,所述下主杆12的顶部并列设有下弧形端头 121,所述减震板13卡接在所述上主杆11和所述下主杆12之间,所述下主杆12的底部设有减震脚板15,所述减震脚板15的底部设有橡胶垫层;
37.所述前防护组件2包括推板21和拉持机构22,所述上主杆11和所述下主杆12上均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均设有所述拉持机构 22,所述推板21的上表面和底部均设有固定带23,所述固定带23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主杆11和所述下主杆12的所述拉持机构22上;
38.所述后支撑组件3铰接在所述上主杆11和所述下主杆12之间。
39.所述减震板13的上表面设有配合所述上弧形端头111使用的下凹槽,所述减震板13的底部设有配合所述下弧形板使用的上凹槽,所述减震板13内设有橡胶层131。
40.所述推板21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侧壁和所述减震板 13的侧壁相贴合。
41.所述拉持机构22包括移动块221、拉持弹簧222和导向柱223,所述导向柱223固定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所述移动块221套设在所述导向柱223上,所述拉持弹簧2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块221 上,所述拉持弹簧22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
42.所述移动块221的一侧延伸至安装腔外,所述固定带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块221的延伸部分上。
43.所述后支撑组件3包括封闭筒31、支撑柱32和支撑弹簧33,所述封闭筒3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主杆11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32通过底座铰接在所述下主杆12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32的顶部位于所述封闭筒31内,且支撑柱32的顶端和所述封闭筒3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弹簧33固定在所述封闭筒31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
44.参阅图1-4,在使用本减震器时通过顶板14将本减震器安装至飞行器上,减震脚板
15先接触地面,减震脚板15底部的橡胶垫层能够起到防滑保护减震器的作用,然后减震脚板15推动下主杆12,由于后支撑组件3铰接在上主杆11和下主杆12之间,使下主杆12绕着减震板13的底部发生转动,并列设置的下弧形端头121能够避免下主杆12 发生侧脱落,在下主杆12和上主杆11之间的夹角变小时,上主杆11 能够压迫封闭筒31,而下主杆12能够推压支撑柱32,然后使支撑弹簧33被压缩,而由于支撑柱32的顶端和封闭筒31的内壁相贴合,空气在封闭筒31内被压缩,配合支撑弹簧33能够更好的实现减震和力的吸收,而前防护组件2能够保护减震板13移位,下凹槽能够避免上弧形端头111在转动时脱落,上凹槽能够避免下弧形端头121在转动时脱落,从而更好的限制上主杆11和下主杆12的相对位置,为了实现更好的防脱落效果,减震板13在前防护组件2一侧的侧壁长度要大于对侧的侧壁长度,即减震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一定的斜度,推块和减震板13相贴合,在推板21受固定带23的拉持时,推块能够更好的推压减震板13,然后固定带23拉动移动块221移动,而拉持弹簧222能够伸长,从而对移动块221产生拉力,而导向柱223能够限制移动块221的移动方向,使移动块221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共同减缓震动,在保证结构灵活稳固的同时避免卡顿。
45.实施例二
4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方便调节主体组件1之间距离的方式。
47.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板41、卡接柱42、支撑架43和固定弹簧44,所述固定板41滑动卡接在所述顶板14上,所述支撑架43固定在所述固定板41的底部,所述卡接柱42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3上,所述卡接柱42上设有上挡环和下挡环,所述上挡环位于所述支撑架43 的上方,所述固定弹簧44固定在所述上挡环和所述支撑架43之间,所述下挡环位于所述支撑架43的下方,所述顶板14内设有配合所述卡接柱42使用的固定孔。
48.参阅图1-4,固定机构4能够将上主杆11固定在顶板14上,从而方便根据需求调节主体组件1之间的距离,在调节主体组件1的位置时,能够拉动卡接柱42,然后上挡环能够压迫固定弹簧44,使其收缩,然后卡接柱42脱离固定孔,然后即可移动固定板41,从而改变上主杆 11的位置,在移至合适的位置后,固定弹簧44能够推动上挡环,使卡接柱42移动,然后下挡环能够限制卡接柱42的移动距离,然后卡接柱42能够和对应的固定孔相卡接,即完成固定。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