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机油加热方法及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2.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通常配置有润滑系统,以对其内部的各零部件进行润滑。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通常包括发动机缸体、油底壳、机油泵和机油收集器,其中,发动机缸体内部具有多个供油通道,以对发动机内的各零部件输送机油。工作时,油底壳中的机油经机油收集器过滤后,由机油泵加压泵入发动机的供油通道,然后由供油通道分配至各零部件,对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降温。
3.相关技术中,机油收集器一般包括壳体和滤网,滤网固定在壳体的进油口处。机油收集器在对机油收集过滤时,主要是通过滤网对机油进行过滤清洁。
4.然而,当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随着机油的流动,冰珠会聚集到机油收集器的进油口附近,甚至会堵塞滤网,这样就会使得机油不能顺畅的进入到机油收集器中,进而导致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骤降,使得机油不能顺利的泵送到各个零部件中,进而使得发动机各个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摩擦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机油加热方法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可以减少机油收集器因滤网堵塞而导致的机油压力下降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所述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热滤网和电线接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进油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以限定出储油空间;
7.所述电热滤网位于所述储油空间,且所述电热滤网夹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分别位于所述电热滤网的相反两侧;所述电线接头与所述电热滤网电连接,所述电线接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
8.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热滤网包括电阻丝网和网架;所述电阻丝网的外周与所述网架连接,所述网架位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9.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阻丝网的中部向所述进油口凸出。
10.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阻丝网为镍铬合金电阻丝网。
11.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外凸缘,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管体和第二外凸缘,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外凸缘沿自身周向具有安装环槽;所述网架和所述第一外凸缘位于所述安装环槽内,且所述第一外凸缘与所述网架相抵。
12.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油口的开口为椭圆形。
13.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油口的轴线与所述出油口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
14.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一种机油加热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实现,所述机油加热方法包括:
15.获得发动机的机油指示信息,所述机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机油中是否存在冰珠;根据所述机油指示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
16.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油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和所述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机油指示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包括:
17.若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或者,所述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
18.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油底壳、机油泵和以上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所述油底壳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底部;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机油收集器均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中;所述进油口浸入于所述油底壳中的机油中,所述机油收集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0.当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使用在汽车发动机上时,由于该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电热滤网,所以可以通过第一壳体与机油泵连接,通过第二壳体将该机油收集器置于油底壳中。这样,机油收集器便可在机油泵的作用下,将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进油口,再经过电热滤网进行过滤后,从出油口输入到发动机内的各个零部件。
21.又因为,该发动机机油收集器还包括电线接头,且电线接头与电热滤网电连接。这样,当电热滤网由于冰珠的存在发生堵塞时,便可以通过电线接头与外界电源接通,使得电热滤网迅速发热,融化冰渣,电热滤网解除堵塞。机油能够顺利通过电热滤网进行过滤,确保进入到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机油压力恢复正常,实现发动机的正常供油。
22.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能够在极寒条件下,自动对电热滤网进行加热,以解除冰珠的堵塞,避免电热滤网发生堵塞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供油。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结构分解图;
2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加热方法的流程图。
27.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28.1、第一壳体;11、出油口;12、第一管体;13、第一外凸缘;14、耳板;
29.2、第二壳体;21、进油口;22、第二管体;221、加强筋;23、第二外凸缘;231、安装环槽;
30.3、电热滤网;31、电阻丝网;32、网架;
31.4、电线接头;5、储油空间;6、密封圈;7、镶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油收集器,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电热滤网3。
34.第一壳体1具有出油口11,第二壳体2具有进油口21,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连,以限定出储油空间5。
35.电热滤网3位于储油空间5,且电热滤网3夹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进油口21与出油口11分别位于电热滤网3的相反两侧。
36.电线接头4与电热滤网3电连接,电线接头4位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外。
37.当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使用在汽车发动机上时,由于该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电热滤网3,所以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与机油泵连接,通过第二壳体2将该机油收集器置于油底壳中。这样,机油收集器便可在机油泵的作用下,将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进油口21,再经过电热滤网3进行过滤后,从出油口11输入到发动机内的各个零部件。
38.又因为,该发动机机油收集器还包括电线接头4,且电线接头4与电热滤网3电连接。这样,当电热滤网3由于冰珠的存在发生堵塞时,便可以通过电线接头4与外界电源接通,使得电热滤网3迅速发热,融化冰渣,电热滤网3解除堵塞。机油能够顺利通过电热滤网3进行过滤,确保进入到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机油压力恢复正常,实现发动机的正常供油。
39.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能够在极寒条件下,自动对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以解除冰珠的堵塞,避免电热滤网发生堵塞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供油。
40.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的出油口11用于与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第二壳体2的进油口21浸没在油底壳内。
41.继续参见图1,电热滤网3包括电阻丝网31和网架32。电阻丝网31的外周与网架32连接,网架32位于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
42.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网架32一方面用于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以将电热滤网夹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另一方面,网架32也用于对电阻丝网31的外周进行包边处理,以防止电阻丝网31中的杂质从自身的外周掉入油道中,进而避免因为杂质进入到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部件而对其产生磨损的问题。
43.示例性地,电阻丝网31具有多根电阻丝,多根电阻丝之间相互交错形成电阻丝网。这样能够简单制作形成电阻丝网31。
44.示例性地,网架32为金属环形结构件,且网架32与电阻丝网31的外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方便网架32与电阻丝网31连为一体。
45.继续参见图1,电阻丝网31形成的网面为凹形曲面,电阻丝网31的中部相对于出油口11朝向进油口21凸出。
4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电阻丝网31的网面设置为凹形曲面,且朝向进油口21凸出,这样能够增大电阻丝网31的抗冲击强度。
47.当机油从进油口21进入到机油收集器内部,且通过电阻丝网31时,由于电阻丝网31的朝向进油口21凸出,所以,当机油压力很高时,可以通过凸形的曲面对高压油液的压力进行抵抗,以避免电阻丝网31变形、破坏,这样便可延长电阻丝网31的使用寿命。另外,这样也可以增加电阻丝网31的过滤面积,进而有效增加机油的过流速度。
48.可选地,电阻丝网31为镍铬合金电阻丝。将电阻丝网31设置为镍铬合金电阻丝,这样可以确保电阻丝网31具有较高的电阻值,进而在通电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发热,以便对附着在电阻丝网31上的冰珠等进行溶解,使得电阻丝网31能够正常对机油进行过滤。
49.当然,电阻丝网31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结构件,比如,铬-铝合金等,只要能够满足高电阻、高强度的要求即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因为只有满足一定的高电阻和高强度的要求,才能确保机油泵在抽取机油的中,电阻丝网31不会因为机油的冲击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同时又可以在通电后迅速发热。
50.示例性地,电线接头4为两个。两个电线接头4分别位于电阻丝网31的外周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电线接头4分别与电阻丝网31电连接。
51.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设置两个电线接头4,这样可以通过两个电线接头4同时与外部的电源接通,使得电热滤网3通过闭合电路迅速发热,融化冰渣,进而使得机油压力恢复正常,实现发动机的正常供油。
52.示例性地,电线接头4可以为电缆线接头。
53.示例性地,外部电源为汽车的整车电源,且该整车电源是否与电热滤网3连通闭合通过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自动控制)。
54.在使用时,当电热滤网3没有堵塞而畅通时,此时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正常,并不会给ecu,即整车电源与电热滤网3不连通,电热滤网3的自动加热不开启,机油泵从出油口11处进行正常吸油,机油收集器能够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正常供油。
55.当电热滤网3堵塞比较严重时,此时,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骤降,这样就会给ecu输入一个信号,机油收集器中的电热滤网3与整车电源接通,形成闭合电路,电热滤网3迅速发热,融化冰渣,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恢复正常,机油收集器能够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正常供油。
56.继续参见图1,可选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管体12和第一外凸缘13,出油口11位于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第一外凸缘13位于第一管体12的第二端的外壁。
57.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管体22和第二外凸缘23,进油口21位于第二管体22的第一端,第二外凸缘23位于第二管体22的第二端的外壁,第二外凸缘23沿自身周向具有安装环槽231。
58.网架32和第一外凸缘13位于安装环槽231内,且第一外凸缘13与网架32相抵。
59.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第一壳体1设置为第一管体12和第一外凸缘13,将第二壳体2设置为第二管体22和第二外凸缘23,这样方便形成安装环槽231,进而通过第一外凸缘13
将网架32压装在安装环槽231内,提高电热滤网3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中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牢固度。
60.示例性地,电热滤网3通过热压工艺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这样能够提高制作效率,且确保安装的牢固度。
61.也就是说,通过热压工艺能够将网架32压装在安装环槽231内,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直接压装在一起。
6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进油口21的开口为椭圆形。
63.将进油口21的开口设置为椭圆形,这样可以减小进油口21与油底壳之间的接触面积。当油底壳内的机油发生晃动时,这样通过第二管体22的进油口21进入到机油中,进油口21不容易脱离液面。而且即使进油口21脱离了液面,进油口21与液面之间的产生的间隙也比较小。因此,空气不容易从进油口21处进入到机油泵中,或者进入到机油泵中的空气较少,这样基本不会影响到机油泵的加压处理,最终使得该机油收集器能够保证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润滑效果。
64.可选地,进油口21的轴线与出油口1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可以参见图1中直线a与直线b之间的夹角)。
65.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进油口21的轴线与出油口1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设置为大于90度,这样能够使得进油口21所在的平面为倾斜状态,即进油口21所在的平面能够朝向油底壳倾斜,这样便可使得机油能够快速从进油口21中抽吸上来。
66.继续参见图2,第一管体12为弯管结构,且第二管体22也为弯管结构。
67.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管体12和第二管体22设置为以上结构,即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管体12的第二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90度,第二管体22的第一端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体22的第二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90度。这样可以便于第一管体12的第二端与第二管体22相固定,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与机油泵相安装。同时又可以使得第二管体22的第一端能够位于油底壳内。
68.可选地,第二管体22的第二端的内壁沿自身周向具有多个管体加强筋221,管体加强筋2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管体22的第二端的轴线方向相同。
69.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二管体22的内壁布置会多个加强筋221,这样可以增加第二管体22的结构强度。
70.继续参见图1和图2,第一壳体1还包括耳板14,耳板14与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的外壁连接,且耳板14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中的中心轴线垂直,耳板14用于与机油泵连接。
71.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耳板14设置为以上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与机油泵进行定位,同时,又方便通过耳板14与机油泵进行连接。
72.示例性地,耳板14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有镶套7。在实际进行连接时,耳板14与机油泵上的安装孔通过镶套7固定在一起。
73.可选的,为了减轻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重量,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可以为塑料结构件。
74.再次参见图1,发动机机油收集器还包括密封圈6,密封圈6套在第一壳体1靠近出
油口11的一端的外周壁上。
75.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密封圈6用于密封第一壳体1与机油泵之间的连接处,防止机油从第一壳体1与机油泵之间进行泄漏。
76.示例性地,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的外壁为螺纹结构,密封圈6套在螺纹结构的螺距之间内。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与机油泵为螺纹连接在一起。
77.这样一方面便于安装密封圈6,另一方面也方便第一管体12与机油泵之间进行装配连接。
78.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的工作方式:
79.在使用时,当电热滤网3中没有堵塞而畅通时,此时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正常,并不会给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输入信号,即整车电源与电线接头4断开,电热滤网3不能够进行发热,机油泵从出油口11处进行正常吸油,机油收集器能够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正常供油。
80.当电热滤网3堵塞比较严重时,此时,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骤降,这样,整车控制单元就会给ecu输入一个信号,ecu控制整车电源与电线接头4接通,电热滤网3与整车电源接通形成闭合电路,电热滤网3开始发热,融化冰渣,进入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恢复正常,机油收集器能够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正常供油。
81.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油加热方法,机油加热方法采用以上所说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实现,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例如由整车控制单元或者ecu等车载控制器执行。如图3所示,机油加热方法包括:
82.s301:获得发动机的机油指示信息,机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机油中是否存在冰珠。
83.机油指示信息包括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和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种。
84.s302:根据机油指示信息,控制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发动机内的机油。
85.可选地,s302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86.若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或者,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发动机内的机油。
87.其中,控制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发动机内的机油可以通过接通电热滤网与外部电源实现。
88.外部电源可以为整车电源。
89.示例性地,s302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控制电热滤网是否加热。
9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机油压力和/或环境温度来间接反应机油中是否存在冰珠。当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时,表示通过电热滤网的机油减少,电热滤网会被机油中冷凝的冰珠堵塞。当环境温度低于环境阈值时,机油中的水份会凝结成冰珠。因此机油压力和/或环境温度可以反应机油中是否存在冰珠。
91.机油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获得,环境温度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获得。在本实施例中,机油压力和环境温度均通过整车控制单元获得。
9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机油指示信息为机油压力。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不低于压力阈值时,机油指示信息指示机油中不存在冰珠,此时控制器不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骤降,此时,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机油指示信息指示机油中存在冰珠,控制器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
9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机油指示信息为发动机的环境温度。当实际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时,机油指示信息指示机油中不存在冰珠,此时,控制器不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当实际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机油指示信息指示机油中存在冰珠,控制器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
9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机油指示信息包括机油压力和环境温度。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不低于压力阈值,且实际环境温度不低于温度阈值时,机油指示信息指示机油中不存在冰珠,此时,控制器不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或者实际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
95.当然,以上控制电热滤网3进行加热,也可以直接通过人工开启进行自动加热。
96.在实际使用时,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对应的压力以及环境温度进行合理设定。
97.以上机油加热方法具有与前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相同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98.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油底壳、机油泵和以上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油底壳设置于发动机缸体的底部。
99.机油泵和机油收集器均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中。进油口21浸入于油底壳中的机油中,机油收集器的出油口11与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100.以上发动机润滑系统具有与发动机机油收集器相同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101.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电热滤网(3)和电线接头(4);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出油口(11),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进油口(21),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相连,以限定出储油空间(5);所述电热滤网(3)位于所述储油空间(5),且所述电热滤网(3)夹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所述进油口(21)与所述出油口(11)分别位于所述电热滤网(3)的相反两侧;所述电线接头(4)与所述电热滤网(3)电连接,所述电线接头(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滤网(3)包括电阻丝网(31)和网架(32);所述电阻丝网(31)的外周与所述网架(32)连接,所述网架(32)位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网(31)的中部向所述进油口(21)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网(31)为镍铬合金电阻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管体(12)和第一外凸缘(13),所述出油口(11)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外凸缘(13)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2)的第二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管体(22)和第二外凸缘(23),所述进油口(21)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凸缘(23)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2)的第二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外凸缘(23)沿自身周向具有安装环槽(231);所述网架(32)和所述第一外凸缘(13)位于所述安装环槽(231)内,且所述第一外凸缘(13)与所述网架(32)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21)的开口为椭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21)的轴线与所述出油口(1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8.一种机油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实现,所述机油加热方法包括:获得发动机的机油指示信息,所述机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机油中是否存在冰珠;根据所述机油指示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发动机内的机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油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和所述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机油指示信息,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包括:若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或者,所述发动机的环境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发动机机油收集器加热所述发动机内的机油。
10.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油底壳、机油泵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所述油底壳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底部;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机油收集器均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中;所述进油口(21)浸入于所述油底壳中的机油中,所述机油收集器的出油口(11)与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技术总结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收集器、机油加热方法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机油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热滤网和电线接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出油口,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进油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以限定出储油空间;所述电热滤网位于所述储油空间,且所述电热滤网夹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分别位于所述电热滤网的相反两侧;所述电线接头与所述电热滤网电连接,所述电线接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本公开通过该机油收集器可以减少机油收集器因滤网堵塞而导致的机油压力下降的问题。集器因滤网堵塞而导致的机油压力下降的问题。集器因滤网堵塞而导致的机油压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保林 魏柳林 张欣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