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7-13  152


1.本发明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


背景技术:

2.汽车由于自身的重量和速度可以携带大量危险物品,极易被恐怖分子、犯罪嫌疑人所利用,用于恐怖活动和作案后的逃逸冲卡。目前常用的反制措施多为阻车钉、阻车网、防撞墩、各种阻车器等拦阻工具,在拦阻车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在拦阻突发的快速冲闯车辆任务中,执勤车辆有时采用自身车辆直接撞击冲闯车辆进行拦截阻停,在拦截阻停中,其执勤车辆存在车辆碰撞能量大,整体防撞能力低,驾乘人员碰撞时安全防护弱,快速出动、高速拦阻车辆的风险高等不足,操作不当极易发生车辆严重毁坏、事故现场混乱、人员伤亡的后果,严重影响处置效果和任务完成,因此对突发的快速冲闯可疑车辆进行安全、高速、高效的拦阻迫停变得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执勤车辆存在整体防撞能力低,驾乘人员碰撞时安全防护弱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包括:车体,车体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缓冲吸能单元;乘员仓,乘员仓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缓冲吸能单元设置在乘员仓和第一车体之间,第一缓冲吸能单元用于降低乘员仓的碰撞能量;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一驱动单元,第一斜坡导向组件设置在车体的第一端,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车体上,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折叠或展开;多个第一滚轴,多个第一滚轴间隔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上;第一阻车限位机构,第一阻车限位机构设置在车体上,第一阻车限位机构用于对沿第一方向行驶的待拦截车辆进行限位以及防止待拦截车辆侧翻;第一移动轮,第一移动轮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的端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二斜坡导向组件设置在车体的第二端,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车体上,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折叠或展开;多个第二滚轴,多个第二滚轴间隔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上;第二阻车限位机构,第二阻车限位机构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的一端,第二阻车限位机构用于对沿第二方向行驶的待拦截车辆进行限位以及防止待拦截车辆侧翻;第二移动轮,第二移动轮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的另一端;其中,当阻截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折叠设置和/或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折叠设置;当阻截车辆处于拦截状态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展开设置和/或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相对于车体展开设置。
5.进一步地,乘员仓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缓冲吸能单元,阻截车辆还包括座椅,座椅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二缓冲吸能单元设置在座椅与乘员舱之间,第二缓冲吸能单元用于降低座椅的碰撞能量。
6.进一步地,阻截车辆还包括撞击组件和刺胎钉,撞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撞击杆和支撑顶杆,撞击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上,撞击杆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的一侧,支撑顶杆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的另一侧,撞击杆在待阻截车辆的作用下转动以使支撑顶杆支撑设置在地面上,刺胎钉设置在撞击杆上。
7.进一步地,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和第一翻转收放机构,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固定设置在车体上,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与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可转动连接,第一翻转收放机构一端与车体连接,第一翻转收放机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相对于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折叠或展开;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斜坡导向架和第二翻转收放机构,第二斜坡导向架设置在车体上,第二翻转收放机构的一端与车体连接,第二翻转收放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斜坡导向架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斜坡导向架相对于车体折叠或展开。
8.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滚轴之间的间距沿靠近车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滚轴之间的间距沿靠近车体的方向逐渐增大。
9.进一步地,第一阻车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阻车限位杆和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第一阻车限位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第一阻车限位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阻车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阻车限位杆和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第二阻车限位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架上,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架上,第二阻车限位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的另一端连接。
10.进一步地,阻截车辆还包括方向盘、方向盘转动轴、转向系统和方向盘缓冲元件,方向盘转动轴的一端与方向盘固定连接,方向盘转动轴的另一端沿其轴向与转向系统可伸缩连接,方向盘缓冲元件设置在转向系统内且位于方向盘转动轴与转向系统之间,方向盘缓冲元件用于降低方向盘的碰撞能量。
11.进一步地,阻截车辆还包括头部保护套、牵引组件和调整装置,头部保护套用于对驾乘人员的头部进行防护,调整装置设置在座椅上,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头部保护套的空间位置,牵引组件的一端与调整装置连接,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头部保护套连接,牵引组件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起阻尼作用以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和颈椎安全。
12.进一步地,阻截车辆还包括四点式安全带,四点式安全带设置在座椅上。
13.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吸能单元和第二缓冲吸能单元均包括弹簧、气压缓冲装置和液压缓冲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1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该阻截车辆通过在车辆前后分别设置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在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时可收于车辆前后方并固定,布防时可以迅速向外展开,外端可以降低高度或接触地面形成斜坡导向,方便行驶和布防;通过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上设置第一滚轴,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上设置第二滚轴,待拦截车辆在驶入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或第二斜坡导向组件上时,通过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能够使得待拦截车辆轮胎失去抓地力,同时改变车辆冲击力方向,将水平冲击力变为爬坡向上阻力,将动能变为势能,从而减缓对车辆的冲击能量;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可以对阻截车辆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阻截车辆在展开后可进
行快速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阻车限位机构和第二阻车限位机构,能够将车辆有效地控制住,避免正前方冲撞车辆越过车顶发生翻车和后方向冲撞车辆碰撞车体;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吸能单元,能够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车辆整体结构。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阻截车辆整体防撞能力强,能够有效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驾乘人员安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执勤车辆存在整体防撞能力低,驾乘人员碰撞时安全防护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5.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处于拦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方向盘与转向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乘员仓在阻截车辆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头部保护套、牵引组件以及调整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2.10、车体;11、第一导轨;12、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3、车辆底盘;14、车身;20、乘员仓;21、第二导轨;22、第二缓冲吸能单元;30、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1、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2、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3、第一翻转收放机构;331、第一翻转连杆;332、第二翻转连杆;333、第三翻转连杆;40、第一驱动单元;50、第一滚轴;60、第一阻车限位机构;61、第一阻车限位杆;62、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70、第一移动轮;80、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1、第二斜坡导向架;82、第二翻转收放机构;821、第四翻转连杆;822、第五翻转连杆;90、第二滚轴;100、第二阻车限位机构;101、第二阻车限位杆;102、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110、第二移动轮;120、座椅;130、撞击组件;131、撞击杆;132、支撑顶杆;140、刺胎钉;150、方向盘;160、方向盘转动轴; 170、转向系统;180、方向盘缓冲元件;190、头部保护套;200、牵引组件; 201、导管;202、牵引绳;210、调整装置;220、四点式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6.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该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包括车体10、乘员仓20、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第一驱动单元40、多个第一滚轴50、第一阻车限位机构60、第一移动轮70、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第二驱动单元、多个第二滚轴90、第二阻车限位机构100和第二移动轮110,车体10包括第一导轨11和第一缓冲吸能单元 12,乘员仓2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11上,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2设置在乘员仓20和第一车体10之间,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2用于降低乘员仓20的碰撞能量,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设置在车体10的第一端,第一驱动单元40设置在车体10上,第一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相对于车体10折叠或展开,多个第一滚轴50间隔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上,第一阻车限位机构60设置在车体10上,第一阻车限位机构60用于对沿第一方向行驶的待拦截车辆进行限位,第一移动轮70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的端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设置在车体10的第二端,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车体10上,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相对于车体10折叠或展开,多个第二滚轴90间隔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上,第二阻车限位机构100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的一端,第二阻车限位机构100用于对沿第二方向行驶的待拦截车辆进行限位,第二移动轮110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的另一端;其中,当阻截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时,第一驱动单元40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相对于车体10折叠设置和/或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相对于车体10折叠设置;当阻截车辆处于拦截状态时,第一驱动单元40驱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相对于车体10展开设置和/或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相对于车体10展开设置。
27.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该阻截车辆通过在车辆两个方向分别设置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在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时可收于车辆前后方并固定,布防时可以迅速向外展开,外端可以降低高度或接触地面形成斜坡导向,方便行驶和布防;通过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上设置第一滚轴,在第二斜坡导向组件上设置第二滚轴,待拦截车辆在驶入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或第二斜坡导向组件上时,通过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能够使得待拦截车辆轮胎失去抓地力而原地旋转,同时改变车辆冲击力方向,将水平冲击力变为爬坡向上阻力,将动能变为势能,从而减缓对车辆的冲击能
量;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可以对阻截车辆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阻截车辆在展开后可进行快速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阻车限位机构和第二阻车限位机构,能够将车辆有效的控制住,避免沿第一方向冲撞车辆越过车顶发生翻车和沿第二方向冲撞车辆碰撞车体;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吸能单元,能够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车辆整体结构。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阻截车辆整体防撞能力强,能够有效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驾乘人员安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执勤车辆存在整体防撞能力低,驾乘人员碰撞时安全防护弱的技术问题。为了进一步地减缓冲击碰撞能量,车体10也可包括多个第一导轨11和多个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2,多个第一导轨11和多个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2一一对应设置,乘员仓20可移动地设置在多个第一导轨11上。
2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一阻车限位机构均设置在车辆的正前方,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阻车限位机构均设置在车辆的正后方,第一阻车限位机构和第二阻车限位机构能够避免沿正前方冲撞车辆越过车顶发生翻车和沿正后方冲撞车辆碰撞车体。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也可在车辆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斜坡导轨组件、滚轴以及阻车限位机构,通过斜坡导轨组件和滚轴改变位于车辆的左侧和/或右侧待阻截车辆的冲击力,通过阻车限位机构对待拦截车辆进行限位。此外,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在车辆处于正常通行状态时可收于车辆前后方并固定,布防时可以迅速向外翻转展开、滑出或者弹出。
29.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减缓冲击撞击能量,可将乘员仓20配置为包括第二导轨21和第二缓冲吸能单元22,阻截车辆还包括座椅120,座椅120 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21上,第二缓冲吸能单元22设置在座椅120与乘员仓20之间,第二缓冲吸能单元22用于降低座椅120的碰撞能量。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缓冲吸能单元12和第二缓冲吸能单元22均包括弹簧、气压缓冲装置和液压缓冲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碰撞时座椅的平稳性,每个座椅也可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和两个第二缓冲吸能单元,两个第二缓冲吸能单元分别与两个第二导轨一一对应设置。
30.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有效支撑住碰撞车辆的重压和冲击,避免碰撞过程本车轮胎受到损坏,阻截车辆还包括撞击组件130和刺胎钉140,撞击组件130包括固定连接的撞击杆131和支撑顶杆132,撞击组件13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上,撞击杆131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的一侧,支撑顶杆132设置在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的另一侧,撞击杆131在待阻截车辆的作用下转动以使支撑顶杆132支撑设置在地面上,刺胎钉140设置在撞击杆 131上。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撞击组件130为一体式结构,撞击杆 131和支撑顶杆132一体制成,撞击杆131和支撑顶杆132均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杆,车辆冲击撞击杆使支撑顶杆转动,并支撑在地面上,支撑顶杆横向上设置有锯齿,锯齿的多个支撑点与地面接触,有效支撑住碰撞车辆的重压和冲击,避免碰撞过程本车轮胎受到损坏。撞击杆131上设有刺胎钉,车辆碰击时刺胎钉可以刺破碰撞车辆的轮胎。
31.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和第二斜坡导向组件的折叠与展开,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1、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和第一翻转收放机构33,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1固定设置在车体 10上,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与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1可转动连接,第一翻转收放机构33一端与车体10连接,第一翻转收
放机构33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连接,第一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相对于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1折叠或展开;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包括第二斜坡导向架 81和第二翻转收放机构82,第二斜坡导向架81设置在车体10上,第二翻转收放机构82的一端与车体10连接,第二翻转收放机构82的另一端与第二斜坡导向架81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斜坡导向架81相对于车体10折叠或展开。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为前斜坡导向组件,设置在车体10的前端,通过第一斜坡导向组件30和第一滚轴改变位于车辆前方的待阻截车辆的冲击力;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为后斜坡导向组件,设置在车体10的后端,通过第二斜坡导向组件80和第二滚轴改变位于车辆后方的待阻截车辆的冲击力。
3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翻转收放机构33包括第一翻转连杆331、第二翻转连杆332和第三翻转连杆333,第一翻转连杆331分别与车体以及第二翻转连杆332连接,第三翻转连杆333分别与第二翻转连杆 332和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连接,第二翻转收放机构82包括第四翻转连杆 821和第五翻转连杆822,第四翻转连杆821分别与车体和第五翻转连杆822连接,第五翻转连杆822分别与第四翻转连杆821和第二斜坡导向架81连接,第一驱动单元40和第二驱动单元均可选用气压缸、液压缸或电动驱动机构,第一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相对于第一固定斜坡导向架31折叠或展开,第一翻转收放机构33可随着第一转动斜坡导向架32的动作进行折叠或展开,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二斜坡导向架81相对于车体10折叠或展开,第二翻转收放机构可随着第二转动斜坡导向架的动作进行折叠或展开。
34.在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车速、减缓冲击车辆的能量,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滚轴50之间的间距沿靠近车体10的方向逐渐增大,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滚轴90之间的间距沿靠近车体10的方向逐渐增大。
35.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将车辆有效的控制住,避免正前方冲撞车辆越过车顶发生翻车和后方向冲撞车辆碰撞车体,可将第一阻车限位机构60配置为包括第一阻车限位杆61和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62,第一阻车限位杆6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0上,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6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0上,第一阻车限位杆61的另一端与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阻车限位机构100包括第二阻车限位杆101和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102,第二阻车限位杆101的一端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架81上,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10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斜坡导向架81上,第二阻车限位杆101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102的另一端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阻车限位杆和第二阻车限位杆的端部均可设置为尖角,以便更好地对冲撞车辆进行抓住限位,第一弹性动能缓冲装置62和第二弹性动能缓冲装置102可选用气压缸或液压缸。
36.在本发明中,为了有效降低方向盘的碰撞能量,可将阻截车辆配置为还包括方向盘150、方向盘转动轴160、转向系统170和方向盘缓冲元件180,方向盘转动轴160的一端与方向盘150固定连接,方向盘转动轴160的另一端沿其轴向与转向系统170可伸缩连接,方向盘缓冲元件180设置在转向系统170内且位于方向盘转动轴160与转向系统170之间相对可伸缩,方向盘缓冲元件180 用于降低方向盘150的碰撞能量。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方向盘转动轴160的另一端与转向系统170花键相连接。当车辆受到撞击时,通过设置在方向盘转动轴与转向系统之间的方向盘缓冲元件能够缓冲碰撞能量,其中,此处所说的转
向系统为车辆领域常见的转向系统,能够控制车轮转向,此处不做赘述。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地保护驾乘人员安全,可将阻截车辆配置为还包括四点式安全带220,四点式安全带220设置在座椅120上。
37.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可将阻截车辆配置为还包括头部保护套190、牵引组件200和调整装置210,头部保护套190用于对驾乘人员的头部进行防护,调整装置210设置在座椅120上,调整装置210用于调整头部保护套190的空间位置,牵引组件200的一端与调整装置210连接,牵引组件200的另一端与头部保护套190连接,牵引组件200 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起阻尼作用以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和颈椎安全。
3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牵引组件200包括导管201和牵引绳202,牵引绳202设置在导管201内,牵引绳202分别与头部保护套190和调整装置连接,调整装置210可调整头部保护套190的空间位置以提高驾乘人员佩戴的舒适性,例如可沿上下左右方向调整头部保护套的位置,牵引组件通过牵引绳与头部保护套连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驾乘人员头部向前冲出一段距离,此时牵引绳通过牵引头部保护套能够施加一定的阻尼,与四点式安全带同步协调、共同作用以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和颈椎安全。
39.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进行详细说明。
40.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该车辆具备部署、拦截灵活,高速动态拦截效果好,防撞、拦截能力强,安全性、灵活性、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特定区域的车辆防控阻截问题。该阻截车辆在正常状态时处于收起状态,外观与一辆特种车辆类似,可以进行快速移动,可以在重点区域和重要检查站点待命。
41.为了有效降低拦阻过程中的车辆损坏、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采用多项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改变冲闯车辆撞击时运动方向的斜坡导向组件、减轻冲击能量的多级减速滚轴、吸能缓冲的阻车限位机构和保证驾乘人员冲击时安全的可移动乘员仓及吸能缓冲装置、弹性伸缩方向盘、四点式安全带、缓冲抗过载座椅和头部安全保护等装置。
42.为了能够拦阻多方向的车辆和不同方向的撞击,本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采用了相似结构分布在车辆前、后的阻车系统,可拦截两个方向的不同撞击。
43.在本实施例中,阻截车辆采用了一体化结构设计,包括车辆底盘、加强车身14、可移动乘员仓及安装在其上的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和前、后阻车系统组成:车辆底盘为和特种车辆底盘,加强车身为纵横梁加强车身;可移动乘员仓及安装在上面的人员安全防护装置系统包括可移动乘员仓及吸能缓冲装置、弹性伸缩方向盘、四点式安全带、滑动吸能缓冲抗过载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前阻车系统包括前移动轮(即第一移动轮)、前多级减速滚轴(即第一滚轴)、前斜坡导向架(即第一斜坡导向组件)、刺胎钉、撞击杆、支撑顶杆、前翻转收放机构(即第一翻转收放机构)、液压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前阻车限位机构(即第一阻车限位机构)组成;后阻车系统包括后移动轮(即第二移动轮)、后斜坡导向架(即第二斜坡导向组件)、后多级减速滚轴(即第二滚轴)、后翻转收放机构(即第二翻转收放机构)、液压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后阻车限位机构(即第二阻车限位机构)组成。
44.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车身14为纵横梁加强型车身,能够承受冲闯车辆重压和冲击的高强度车体结构。移动乘员仓及安装在其上的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具有的可移动乘员仓、弹性伸缩方向盘、四点式安全带、滑动吸能缓冲抗过载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在应对突发撞击时的安全;弹性伸缩方向盘包括方向盘150、方向盘转动轴160和方向盘缓冲元件,方向盘缓冲元件180设置在转向系统170内且位于方向盘转动轴160与转向系统170之间可相对伸缩吸能,碰撞时可以避免或降低方向盘对驾驶员的伤害;四点式安全带可以将驾驶员固定在座椅上,避免人员身体与车身的碰撞,方向盘150可与乘员仓同步移动,避免方向盘与驾驶者的刚性碰撞;可移动乘员仓可移动地设置在车体10的第一导轨11上,通过弹簧和气压缓冲装置作用可以减轻和减缓冲击碰撞时的能量;滑动吸能缓冲抗过载座椅在座椅下方设置有弹簧和气压缓冲装置,滑动吸能缓冲抗过载座椅可移动地设置在乘员仓的第二导轨上,发生碰撞时,座椅可以相对可移动乘员仓进行移动或与可移动乘员仓同步移动,通过气缸和弹簧共同作用减缓冲击撞击能量。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头部保护套 190、牵引组件200和调整装置210,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的颈椎和头部。牵引组件200包括导管201和牵引绳202,牵引绳202设置在导管201 内,牵引绳202分别与头部保护套190和调整装置连接,牵引绳202由调整装置可自由伸缩,以保证驾乘人员在应对突发撞击时的头部和颈椎安全。调整装置210可调整头部保护套190的空间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驾乘人员,牵引组件通过牵引绳与头部保护套连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驾乘人员头部向前冲出一段距离,此时牵引绳通过牵引头部保护套能够施加一定的阻尼以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和颈椎安全。
45.在车辆的前、后部位设有相似结构的阻车系统。平时收于车辆前、后方并固定,当接收到布防命令后,前、后阻车系统根据需要迅速向外展开,外端可以降低高度或接触地面形成斜坡导向,完成定点布设。在布防过程中,车辆还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来调整布防位置。前、后方阻车系统分别设置有移动轮,可以对阻车系统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阻车系统在展开后可进行快速移动。
46.前阻车系统设置有前移动轮,后阻车系统设置有后移动轮,可以对阻车系统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阻车系统在展开后也可以高速度移动。前、后阻车系统分别设置有前、后多级减速滚轴,滚轴之间的间距逐渐放大,可以使撞击车辆轮胎失去抓地力,同时改变车辆冲击力方向,将水平冲击力变为爬坡向上阻力,将动能变为势能,从而减缓对车辆的冲击能量。
47.撞击杆采用横向一体式横杆并可以向后移动,车辆冲击撞击杆使支撑顶杆转动,并支撑在地面上,支撑顶杆的端部为锥形结构,横向上存在多个支撑点与地面接触,有效支撑住碰撞车辆的重压和冲击,避免碰撞过程本车轮胎受到损坏。撞击杆上设有刺胎钉,车辆碰击时刺胎钉可以刺破碰撞车辆的轮胎,迫使车辆减速减缓冲击。
48.阻截车辆在行驶和布设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和前翻转收放机构的作用,能够实现前斜坡导向组件的折叠与展开,通过第二驱动单元和后翻转收放机构的作用,能够实现后斜坡导向组件的折叠与展开,方便车辆的行驶和布防。前斜坡导向组件和后斜坡导向组件可以改变撞击车辆的水平运动状态,将车辆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从而有效的降低车速和减缓冲击撞击能量。通过设置有前、后阻车限位机构,在受撞击杆作用已经有效降低车速后,可以将车辆有效的控制住,避免正前方冲撞车辆越过车顶发生翻车和后方向
冲撞车辆碰撞车体。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吸能单元和第二缓冲吸能单元可以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车辆整体结构。
49.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阻截车辆,该阻截车辆具有前、后两个阻车系统,可以应对多个方向来车的碰撞,车载形式更利于快速布防,多方面的驾乘安全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驾乘人员。本发明所提供的阻截车辆整体防撞能力强,能够有效减缓冲击碰撞能量,保护驾乘人员安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执勤车辆存在整体防撞能力低,驾乘人员碰撞时安全防护弱的技术问题。
5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107.html

最新回复(0)